强弩之末
-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 注音ㄑ一ㄤˊ ㄋㄨˇ ㄓ ㄇㄛˋ
- 繁体強弩之末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
⒈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强弩所发的箭,已达射程的尽头。比喻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再有力量了。
例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汉书·韩安国传》
英an arrow at the end of its flight-spent for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彊弩之末”。
引《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衝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力不能入 鲁 縞。”
谓强弩发出的箭,到了末程,连 鲁 绢也穿不过。比喻衰微之势。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曹操 之众,远来疲弊,闻追 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谓‘彊弩之末,势不能穿 鲁 縞’者也。”
明 张煌言 《上延平王书》:“兼之虏势已居强弩之末,畏澥如虎,不得已而迁徙沿海,为坚壁清野之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自从前两年开了个 山西 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我看不到几时,就要停止的了。”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南宋 的词已经是强弩之末。”
国语辞典
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
⒈ 强弩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参见「彊弩之末」条。
引《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强弩之末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之 | zhī | 丶 | 3画 | 基本字义 之 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异体字 㞢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 |
弩 | nǔ | 弓 | 8画 | 基本字义 弩 nǔ(ㄋㄨˇ) ⒈ 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弓手)。弩箭。弩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汉英互译 crossbow English cross-bow, bow; downward stroke |
末 | mò | 木 | 5画 | 基本字义 末 mò(ㄇㄛˋ) ⒈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⒉ 最后,终了:末了( 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⒊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⒋ 碎屑:末子。碎末。 ⒌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last stage、minor details、powder、tip 相关字词 终、始、初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final, last, end; insignificant |
强 | qiáng qiǎng jiàng | 弓 | 12画 | 基本字义 强 qiáng(ㄑ一ㄤˊ) ⒈ 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 ⒉ 程度高: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 ⒊ 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 hào )胜。 ⒋ 有余,略多于某数:强半(超过一半)。 ⒌ 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 hèng )。强梁(强横霸道)。 ⒍ 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 其他字义 强 qiǎng(ㄑ一ㄤˇ) ⒈ 硬 |
强弩之末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强弩之末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