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郡
- 拼音sān shí liù jùn
- 注音ㄙㄢ ㄕˊ ㄌ一ㄡˋ ㄐㄨㄣ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三十六郡[ sān shí liù jùn ]
⒈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引证解释
⒈ 秦始皇 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裴駰 集解:“三十六郡者, 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潁川、碭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鉅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 凡三十五,与 内史 为三十六郡。”
清 姚鼐 《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 秦 亡时,或更有分合,不知凡若干郡也。”
三十六郡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十 | shí | 十 | 2画 | 基本字义 十 shí(ㄕˊ) ⒈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⒉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⒊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异体字 什 拾 汉英互译 decade、ten、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
三 | sān | 一 | 3画 | 基本字义 三 sān(ㄙㄢ)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六 | liù lù | 八 | 4画 | 基本字义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郡 | jùn | 阝 | 9画 | 基本字义 郡 jùn(ㄐㄨㄣˋ) ⒈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unty、eparchy、shire、zillah 造字法 形声:从阝、君声 English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三十六郡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三十六郡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