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
- 拼音sān xiāng
- 注音ㄙㄢ ㄒ一ㄤ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三湘[ sān xiāng ]
⒈ 湖南湘乡、湘潭、湘阴(或湘源),合称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
⒉ 指沅湘、潇湘、资湘。
⒊ 指湖南。
引证解释
⒈ 湖南 湘乡、湘潭、湘阴 (或 湘源 ),合称 三湘。见《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诗文中的 三湘,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区。
引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诗:“昔放 三湘 去,今还万死餘。”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四:“廿载流移復, 三湘 转运长。”
⒉ 指 沅湘、潇湘、资湘。
引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遥遥三 湘,滔滔九江。”
陶澍 集注:“湘水 发源会 瀟水,谓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会 资江 谓之 资湘 ;又北与 沅水 会於湖中,谓之 沅湘。”
明 徐桢卿 《送盛斯徵赴长沙》诗:“蛮中瘴远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⒊ 指 湖南。
引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岳麓山 头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风神。”
三湘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湘 | xiāng | 氵 | 12画 | 基本字义 湘 xiāng(ㄒ一ㄤ) ⒈ 〔湘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⒉ 湖南省的别称:湘绣。湘剧。湘菜。湘语。 造字法 形声:从氵、相声 English Hunan province |
三 | sān | 一 | 3画 | 基本字义 三 sān(ㄙㄢ) ⒈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⒉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异体字 叁 參 弎 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
三湘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三湘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