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阳
- 拼音suì yáng
- 注音ㄙㄨㄟˋ 一ㄤˊ
- 繁体歲陽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岁阳[ suì yáng ]
⒈ 亦称“岁雄”。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
⒉ 《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毛传:“阳,历阳月也。”郑玄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月。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岁雄”。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
引《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虞喜 天文论, 汉 《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
⒉ 后用以指农历十月。
引《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毛 传:“阳,历阳月也。”
郑玄 笺:“十月为阳。”
宋 司马光 《祭刘大卿文》:“岁阳四浹,零落几尽。”
郭沫若 《东风集·题桂花轩》:“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国语辞典
岁阳[ suì yáng ]
⒈ 古代配合天干、地支以纪年。其中十天干称为「岁阳」。
引《史记·卷二六·历书》唐·司马贞·索隐:「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
岁阳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阳 | yáng | 阝 | 6画 | 基本字义 阳(陽) yáng(一ㄤˊ) ⒈ 明亮。 ⒉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 ⒊ 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⒋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⒌ 温暖:阳春。 ⒍ 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⒎ 凸出的:阳文图章。 ⒏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 |
岁 | suì | 山 | 6画 | 基本字义 岁(歲) suì(ㄙㄨㄟˋ) ⒈ 年:岁首。岁暮。岁夕(即“除夕”)。岁除(年终)。岁阑(一年将尽的时候)。 ⒉ 一年的收成,年景:岁凶(年成歉收)。歉岁(收成不好的年份)。 ⒊ 年龄:年岁。周岁。 ⒋ 星名:岁星(即“木星”。) ⒌ 指时间,光阴:岁月(泛指时间)。 异体字 歲 亗 嵗 歳 㞸 汉英互译 year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year; age; harvest |
岁阳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岁阳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