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宪
- 拼音tǐ xiàn
- 注音ㄊ一ˇ ㄒ一ㄢˋ
- 繁体體憲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体宪[ tǐ xiàn ]
⒈ 依据,取法。
引证解释
⒈ 依据,取法。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辩骚》:“固知《楚辞》者,体宪于 三代,而风雅于 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国语辞典
体宪[ tǐ xiàn ]
⒈ 取法,作为规范。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雅杂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体宪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宪 | xiàn | 宀 | 9画 | 基本字义 宪(憲) xiàn(ㄒ一ㄢˋ) ⒈ 法令:宪章。宪令。宪兵。 ⒉ 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 异体字 憲 汉英互译 constitution、statute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心、从四、害省声 English constitution, statute, law |
体 | tǐ tī | 亻 | 7画 | 基本字义 体(體) tǐ(ㄊ一ˇ) ⒈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⒉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⒊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⒋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⒌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 |
体宪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体宪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