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埴
- 拼音tuán zhí
- 注音ㄊㄨㄢˊ ㄓˊ
- 繁体摶埴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抟埴[ tuán zhí ]
⒈ 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引证解释
⒈ 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引《周礼·考工记序》:“摶埴之工二。”
郑玄 注:“摶之言拍也;埴,黏土也。”
摶,一本作“搏”。 贾公彦 疏:“以手拍黏土以为培乃烧之。”
明 李东阳 《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诗客品题新定价,野人摶埴旧传方。”
鲁迅 《坟·人之历史》:“西国创造之谭, 摩西 最古,其《创世记》开篇,即云帝以七日作天地万有,摶埴成男,析其肋为女。”
抟埴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埴 | zhí | 土 | 11画 | 基本字义 埴 zhí(ㄓˊ) ⒈ 黏土。 异体字 戠 English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 |
抟 | tuán | 扌 | 7画 | 基本字义 抟(摶) tuán(ㄊㄨㄢˊ) ⒈ 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泥球。抟纸团。 ⒉ 凭借:“抟扶摇而直上”。 异体字 摶 塼 造字法 形声:从扌、专声 English roll around with hand; model |
抟埴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抟埴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