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吏
- 拼音wén fǎ lì
- 注音ㄨㄣˊ ㄈㄚˇ ㄌ一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文法吏[ wén fǎ lì ]
⒈ 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引《汉书·元帝纪》:“﹝ 元帝 ﹞见 宣帝 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已后 德宗皇帝 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
文法吏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文 | wén | 文 | 4画 | 基本字义 文 wén(ㄨㄣˊ) ⒈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⒉ 刺画花纹:文身。 ⒊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⒋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⒌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⒍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⒎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 |
吏 | lì | 口 | 6画 | 基本字义 吏 lì(ㄌ一ˋ) ⒈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⒉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异体字 叓 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
法 | fǎ | 氵 | 8画 | 基本字义 法 fǎ(ㄈㄚˇ) 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⒉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⒊ 仿效:效法。 |
文法吏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文法吏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