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民
- 拼音xíng mín
- 注音ㄒ一ㄥˊ ㄇ一ㄣˊ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刑民[ xíng mín ]
⒈ 受刑之民。
引证解释
⒈ 受刑之民。
引《管子·七臣七主》:“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
《孔子家语·王言解》:“此七者修,则四海之内无刑民。”
刑民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刑 | xíng | 刂 | 6画 | 基本字义 刑 xíng(ㄒ一ㄥˊ) ⒈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⒉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异体字 㓝 汉英互译 punishment、torture 造字法 形声:从刂、开声 English punishment, penalty; law |
民 | mín | 乛 | 5画 | 基本字义 民 mín(ㄇ一ㄣˊ) ⒈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⒉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⒊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⒋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⒌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⒍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⒎ 同“苠”。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ivilian、folk、the people 相 |
刑民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刑民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