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袍
- 拼音zhì páo
- 注音ㄓˋ ㄆㄠˊ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豸袍[ zhì páo ]
⒈ 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引明 金白屿 《端正好·送叶泮西内台》套曲:“美才只合为时用,豸袍宽满面春风。”
豸袍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豸 | zhì | 豸 | 7画 | 基本字义 豸 zhì(ㄓˋ) ⒈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豸(虫子的通称)。 ⒉ 〔獬豸〕见“獬”。 ⒊ 解决。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nsect without fee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angXi radical 153; legless insects; a legendary beast |
袍 | páo | 衤 | 10画 | 基本字义 袍 páo(ㄆㄠˊ) ⒈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⒉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异体字 袌 汉英互译 gown、robe 造字法 形声:从衣、包声 English long gown, robe, cloak |
豸袍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豸袍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