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学校
吉林幼儿园吉林小学吉林中学吉林职高技校吉林大学吉林培训机构吉林教育局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查校网 > 吉林 > 大学 >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

  • 公办办学性质
  • 未知在校师生
  • 9080浏览次数

学校简介

延边大学地处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校始建于1949年,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学校设有21个学院,拥有12大学科门类的71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8个。另有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涵盖了理、工、农、医、文、史、经、法等12大门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573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博士、硕士生3600余人,还有来自30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构成了多元文化荟萃的大家庭。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740人,其中专任教师1,93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1,225人,副高级以上921人,博士生导师77人,硕士生导师681人。聘请了包括杨振宁博士在内的3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我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现有教育部聘任长江学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荣获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5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人。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人;获得宝钢教学奖特等奖提名奖1人,优秀奖9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和霍英东教师奖19人。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为首的省部级各类专家、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00余人。
学校组建了东北亚研究与图们江流域开发、朝鲜族历史与文化、长白山天然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等三大学科群,使50多个二级学科实现了交叉与合作,带动了国际文化、人类社会学、光量子信息等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并催生了新的学科优势与学科生长点。
学校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 韩国研究中心;长白山生物功能因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基地与延边大学共建—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良种肉牛选育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延边大学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与延边大学共建—亚洲研究中心等几十所校院科研机构。
此外,学校设有东北亚研究院、民族研究院、女性研究中心、语言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等几十个研究院所。主办了国家核心期刊《汉语学习》、《东疆学刊》,并设有中国朝鲜语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成为学科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学校实施了“人才质量工程”,加强多元文化教育与创新教育,在本科生教育方面,构建了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要,学校从2004年起就着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按类招生后期分流培养模式改革;师范类“软分割、硬分流、模块制”改革,使学生增加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中外联合合作培养改革,使学生有机会赴国外40多所知名大学、国内10余所“985工程”高校学习;主辅修与双学位培养,使全校的学生有了学习韩国语、日语、俄语和其它应用类专业的可能,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可以按照个性化要求开展个性培养。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通过实施论文三审制与盲审制、学位课程综合考试制、中外联合培养双重学位研究生机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材奖16项;培育出朝鲜-韩国当代文学、基础朝鲜语(韩国语)等国家精品课程3门,19门省级精品课、60门省级优秀课程;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2002年、2008年,学校连续两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搭建起创新学科平台,“十一 五”至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30883.13万元。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8项,省部级项目312项,地厅级项目861项,国内外横向课题231项,发表学术论文13193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1112篇,CSSCI论文580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165项,著作445部,获得专利116项。学校的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12年,农学院尹熙俊教授课题组成功克隆出国内首例单体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此项研究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水平,为进一步开展异体器官移植及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形成了朝鲜-韩国语言文学与文化、朝韩日经济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中朝韩日关系史、长白山天然植物化学、生殖与消化系统肿瘤分子病理学、延边黄牛生产与疫病防制、量子调控研究等7个研究方向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创新的学科建设团队,为下一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产出奠定了雄厚基础。
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每年派出百余名教师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目前,我校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296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先后与美国匹兹堡大学、俄罗斯远东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我校在韩国忠北大学建有一所孔子学院。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备,校园占地317公顷。学校数字化建设成绩显著,建设了完善的教务管理、科研管理系统,以及教育在线、学生在线、实验室与设备信息网等业务网站,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学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6376台,多媒体和语音室座位19308个;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5,000余台件。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0余平方米,有普通阅览席位4500个,电子阅览席位550个。拥有各类纸质图书212万余册,中外期刊3000余种,电子图书236万余册。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以及各种球类运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建校64年来,延大人始终坚持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10万名具有跨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学校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校区扩建工程已经竣工,集中办学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延边大学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时期。展望未来,全校各民族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精神,认真践行“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从边缘走向中心,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国外有一定影响、国内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学校评价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招生简章

该校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收费介绍

该校学费信息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学校电话:0433-2732052

本站关于【延边大学】的介绍、联系电话、招生简章、收费情况、学校评价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请以【延边大学】的学校实际情况为主!如您遇到信息错误,可通过:信息纠错进行申诉,收到信息后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其它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