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福业,调露二年进士,登第后为侍御史。五王诛二张,亦与谋。及败,放于番禺,匿志州参军敬元礼家,吏获之,就刑。诗一首。
-
陈京,字庆复,陈宜都王叔明五世孙(注:依《宋史》陈兢传和《义门陈氏族谱》正之为六世孙,《唐表》漏缺高祖一代)。父兼,为右补阙、翰林学士。京善文辞,常衮称之,妻以兄子。擢进士第,迁累太常博士。
-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至文宗时诗人,文宗大和初自员外郎出为岳州刺史。与卢仝同时,唱酬甚密。事迹散见希仁《招玉川子咏新文》、卢仝《酬徐公以新文见招》与蒋防《汨罗庙记》等诗文。《全唐诗》存诗1首。
-
赵居贞,河北定州鼓城人。擢进士第。历吴郡太守兼江南采访处置使,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设县沿于松江。官北海郡太守。诗一首。
-
希道,宪宗元和以后道者。在燕中遇王睿患疹积年,乃授以丹诀及歌,制丹饵之,不久即瘳。事迹见《神仙感遇传》卷一。《全唐诗》录存其诗2首。
-
[明](公元一四一八年前后在世)(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庐陵人。生卒年不详,约明成祖永乐十六年前后在世。永乐二年(公元一四o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就文渊阁读书。不称旨,即日遣戍。自此努力学问,累迁侍讲。仁宗时,忤旨下狱。既而起用,改御史,直声震一时。宣宗时,擢工部右侍郎,两吏安南。还,督两浙漕运,理陕西屯田,多有建置。以疾告归,卒。肃著有寅庵集三卷,外集四卷,(均《四库总目》)传于世。
-
苏检,武功(今江苏武功)人。字圣用。唐昭宗乾宁元年(894)甲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八人。有韦庄等人。考官:礼部侍郎李择。据传,取状元后归家省亲,于途中梦与妻子话别,至家,其妻果然死于作梦之时。服丧完即赴京入仕。官洋州刺史,中书舍人等职。天复二年(902)拜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处于唐后期,朝政混乱,群臣倾轧,苏检后为崔允、朱全忠所害,遭流放环州,随之被赐死。
-
太白山信仰遍及关中全境及甘肃东部,然山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曰:三太白。大太白爷、二太白爷系面貌和善文官形象,三太白爷脾气差,则为黑面怒相武将。民间传说为伯夷叔齐周贲(或西汉周勃);于右任认为是尧舜禹;亦说周太王三子(泰伯仲雍季历);甘肃则认为郭马李大王。
-
朱翊钧(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
-
生卒年不详。达,一作“逵”,误。代宗大历中登进士第。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二。《全唐诗》存其诗2首。
-
曾至长安。其余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
生卒年不详。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禅宗僧侣,约生活于晚唐。嗣沩山灵祐。因居福州灵云院,世称灵云和尚。《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皆有传。上二书录存志勤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一作陶洪。字里不详。德宗贞元间进士。事迹据《文苑英华》卷九、《登科记考》卷一三考定。《全唐诗》存诗1首。
-
同治《萍乡县志》卷六作姚渥。生平无考。《全唐诗》存《南源山》诗1首。
-
李正辞[唐],宪宗时人。工正书,元和八年(八一三)尝书唐华州后阁记。
-
崔瓘,字汝器,博陵人也。以士行闻,莅职清谨。累迁至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有司以闻,优诏特加五阶,至银青光禄大夫,以甄能政。迁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瓘到官,政在简肃,恭守礼法。将吏自经时艰,久不奉法,多不便之。大历五年四月,会月给粮储,兵马使臧玠与判官达奚觏忿争,觏曰:“今幸无事。”玠曰:“有事何逃?”厉色而去。是夜,玠遂构乱,犯州城,以杀达奚觏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闻其事,悼惜久之。
-
幽州范阳人,字漳臣。宣宗大中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旋受浙东观察使李讷之辟,为观察支使。后官至金部郎中。邺能诗,曾与李讷等唱和。
-
生平无考。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
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军事。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赋诗祖饯诗一首。
-
安守范,男,唐代诗人。
-
张瀛[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均不详,张碧之子。生卒年亦均不祥,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瀛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尝为歌赠琴棋僧,同人见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事广南刘氏,官至曹郎。
-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进士第。昭宗时曾作诗投镇南节度使钟传。刘松《宜阳集》曾录其诗。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收《九嶷山》诗1首,作世次爵里无考者。民国《万载县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
中唐时进士。宪宗元和间客居昭义,与祝元膺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复应举。颇能诗。事迹见《酉阳杂俎》卷一五。《全唐诗》存断句2。
-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和重阳锡宴御制诗》: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文镜秘府论》天卷存陈闰诗1首,日本市河世宁收其诗入《全唐诗逸》,且推断其为唐中叶人。
-
诗僧。生平不详。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4句。
-
李衢(1210-1261),宋参知政事庄简公李光曾孙,陆州知府李孟坚之孙,刑部侍郎李知退次子,绍定五(1232)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景定中任淮西路转运判官,宝祐中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贞烈。
-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任定州司马。《全唐诗》收存《晚秋登恒岳晨望有怀》诗1首,原刻于玄宗开元九年(721)北岳庙之《大唐北岳府君之碑》碑阴,见《金石萃编》卷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