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学校
徐州幼儿园徐州小学徐州中学徐州职高技校徐州大学徐州培训机构徐州教育局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查校网 > 徐州 > 大学 >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 公办办学性质
  • 未知在校师生
  • 7500浏览次数

学校简介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淮海经济区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是一个跨越四省且经济文化高度关联的特殊区域。徐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交通四通八达,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是中华养生学的鼻祖彭祖、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
徐州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的转业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是第一任校长。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89年,成立于1984年的第二所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1996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隶属国家煤炭部的徐州工业学院并入我校,促进了我校工科专业的发展。
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21个专业学院,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民办学院科文学院。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近25000人。学校是全国首批200 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接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做出突出成就的徐州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学校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廖序东教授与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近三十年一直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发行量超过500万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中国历代官制兵制》等著作,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他如秦汉史研究、金瓶梅研究、徐福研究、中国留学生研究、汉画像石研究等等,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在先辈们的影响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目前拥有一支结构较好、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学校一贯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个(其中1个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2003年—2006年SCIE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 82、73、81、97名,师范类院校第14、13、13、16名。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06年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接受教育部单项专业评估也获得优秀等次。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1个。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师范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省级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基地。自2003年以来,学校四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我校学生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类竞赛特等奖等多项大奖,以及国际、国内多项重要体育赛事的单项冠军。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在第 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亚军,并有队员入选国家队参加第五届女足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
2008年,徐州师范大学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发展契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有较高知名度的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评价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招生简章

该校招生简章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收费介绍

该校学费信息暂未公布,详情请咨询学校官方进行了解!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29号
学校电话:0516-83403064

本站关于【徐州师范大学】的介绍、联系电话、招生简章、收费情况、学校评价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请以【徐州师范大学】的学校实际情况为主!如您遇到信息错误,可通过:信息纠错进行申诉,收到信息后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

其它城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