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入声造句

“入声”的解释

入声[rù shēng] 入声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入声韵尾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入声字读音短促,一发即收。入声字音是无声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阶段,但最后没有爆发的塞音。“平声者哀而妄,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根据入声在汉语中保留情况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4种情况:①粤语、闽南语、客家语、平话、部分赣语中,完整保存[-p̚],[-t̚],[-k̚]韵尾;②大部分赣语保留[-t̚]和[-k̚]韵尾;③吴语、徽语、晋语、闽东语、莆仙话、大部分江淮官话、极少数入声独立的西南官话及冀鲁官话沧惠片章桓小片(章利片)中并为喉塞韵尾[-ʔ];④闽北语、闽中语、新湘语、少部分江淮官话和大多数入声独立的西南官话中保留独立调值。 在日语、韩语及越南语所吸收的汉字音读系统中都保留有入声音韵的读法。其中,韩语音读中,塞音[-t̚]韵尾系统性的变化为流音[-l];日语音读中,入声韵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 绝大部分的官话方言入声已经消失。半数以上的汉族人口以失去入声的方言(包括普通话)为母语,不经训练难以分辨入声字。由于部分原属仄声的入声字被派进平声,所以官话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ʔ],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这一过程始于唐宋间的燕云十六州,元朝官话已无入声。但入声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南方非官话方言、江淮官话及北方晋语中。

用“入声”造句

1、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一切色彩皆已入声音与气味。且如曲调般绝美地鸣响。

2、第四章是涿鹿方言的入声韵母。

3、在脉冲喷吹的基础上,向滤筒除尘系统中导入声波,以改善清灰效果,并通过实验得出两者的最佳组合方式。

4、从周围方言的入声都分阴阳两类的情况来看,浦城的入声调应当是阴入和阳入合并的结果。

5、入声在这期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改原来的语音结构而朝彻底消失发展.

6、最后对入声问题详细分析,得出入声已经消失的结论.

7、周小燕先生把东方哲学的直觉思维引入声乐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智慧思考和体悟声乐艺术的本质,是一个创新之举。

8、入声舒化是应县方言发展的主趋势。

9、通过对隋至晚唐时期入声韵与阳声韵的比较发现,入声韵的发展速度要快于阳声韵。

10、在这段代码中,您首先要为标准输入声明一个文件指针,以便您能够在拼写检查过程中从键盘获得交互式信息。

11、声控放像机加上高保真音响,带您进入声临其境的天地.

12、南部吴语入声的演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杂乱无章”的局面呢?

13、检测在多个输入声道的任一信号中是否出现一削波,其中对该信号执行信号处理和混音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14、它运用声音测量仪来“依据粉红噪声对话筒输入声音进行标定”,粉红噪声指的是一种接近人耳最佳接受程度的噪声。

15、笔者总结了涿鹿方言入声的特点及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和今后的研究目标。

16、“虽然现在南京话都还在说,但是老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儿化音’、‘尖团音’却在慢慢的消失。

17、有一个秘密可以透露一下,上海话中保存的尖团音、入声和清浊音,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基础语音呢。

18、有一个秘密可以透露,上海话中保存的尖团音、入声和清浊音,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基础语音呢。

19、此次他带来论文《浦城临江方言古全浊入声读送气音的来历》,与现场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闽北方言。

20、晋语入声的特点是读音短促,韵母用喉塞音收尾。

21、外,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因为在格律诗中,入声都。

22、黄河迁徙后,中间故道便成为两边语言的融合带、过渡带,也成为新乡方言入声和尖团音的分界线。

23、因此,主张国语罗马字的学者,要求简化语音,以比较简单的北京音为标准,修改国音,去掉“老国音”的尖音和入声等语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