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颍川造句

“颍川”的解释

颍川[yǐng chuān] 颍川 颍川 ,郡名,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市、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市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其后治所屡有迁移,辖境渐小,最大时管辖至今驻马店地区。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许州为颍川郡。西汉置有工宫,东汉中平初波才领导的黄巾军在此起义。主体部分即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境内。 颍川郡是大禹的故乡,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用“颍川”造句

1、荀氏乃颍川名门望族,荀爽之父荀淑,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多识,有“神君”。

2、当时有个姓傅的乡绅冒认颍川侯傅友德的后代,求杨慎把他写入方志,以谋世袭爵位。

3、徐庶我儿,近**的弟弟徐康因病而丧,我在颍川举目无亲,只能靠邻居接济续延残命。

4、西汉黄霸任颍川郡太守,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吏治清明,道不拾遗,皇帝因此下诏称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5、晚生后学颍川荀攸、荀公达,见过中郎将大人。

6、吕布又在广宗休整三日,三日之后才率军往颍川赶去。

7、荀彧,字文若,颍川八鬼天龙之首,人魔混血之种,他颖悟绝人足智多谋,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

8、丙午,太子左赞善大夫来瑱为颍川郡太安、兼招讨使。

9、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上路回颍川的时候,胡潜留了下来,只是频频道歉!王信也不是那强人所难的小气之人,自领着小乙和王丙上路回乡。

10、随着刘备前往颍川,刚到就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自知是双方开战了,刘备赶紧大声招呼道:“乱贼祸害就在眼前,不杀更待何时?”。

11、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12、波才、彭脱等人率部转战于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东北)、陈国(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阳)一带,成为东方地区的革命主力。

13、祭肜,字次孙,颍川郡颍阳县人,他的兄长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祭遵。

14、“南人”即从南阳颍川追随光武进入河北,充当其大司马、破虏大将军府早期僚佐的人物。

15、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16、,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

17、后生晚学颍川人陈乾拜祭汉中郎将高阳乡侯蔡公邕,望公能知我心!

18、颍川乃是汉末著名的书香世家齐聚之地,而荀氏乃是颍川第一大门阀,几乎颍川郡三成的土地都在荀氏的门人。

19、这颍川里谁又能要我郭嘉如何?不是嘉自傲,就凭郭嘉这三寸之舌便足矣,何况有文若照拂,你留下的诸多后手也不是摆着无用的。

20、钟繇不负厚望,刻苦用功,长大后被颍川太守阴修举荐为孝廉,做了尚书郎,在宫中任过廷尉及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21、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去颍川,将武安国召回来征求其意见,一旦与袁遗谈不拢,孔融将抛开一切,毫不犹豫的向袁遗发兵。

22、河南、南阳、济南、太山、颍川、河内、蜀、广汉等郡,皆有工官。

23、却说大哥引我、三弟来颍川,听到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24、明年春,发荆州七郡及汝南、颍川弛刑徒吏士五千余人,拒守零阳,募充中五里蛮精夫不叛者四千人,击澧中贼。

25、我郭黄二家本是世交,可惜郭大哥夫妇去世得早,就留下了你一个人,好在贤侄自幼聪明懂事,在颍川书院读书,得了不少嘉名。

26、此次荀彧来此仅是为了劝其父荀绲举族搬迁到荆州去,原因是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一旦打起来将会战火纷飞不免会殃及池鱼。

27、现在的流民集团所呆的地方是一个小镇,离定颖县不过三十里地,因此得名三十里铺,乃是汝南郡治下,但离颍川不远,算是颍川汝南两郡的交界之处。

28、此消彼涨之下,秦军不但大量收编了刘邦的降卒,将兵力扩张到十六万;还乘关外六国兵力空虚之际,连续作战,收复了颍川郡、洛阳、宁陵(今河南开封)。

29、在西固区政府牵线搭桥下,深圳港兰进出口公司投资2亿元,购买了颍川堡车站近1公里的铁路专用支线,在西固区环行路建设占地近70亩的储备转运库。

30、听说荀氏子侄已被伯孝推为左右臂膀,另还有几位谋士皆出至颍川,姐姐应该为伯孝考虑、考虑了。

31、南阳人马武,颍川人王常成丹,也是著名盗目,闻风趋集,一同入伙,就借洞庭湖北的绿林山,作为巢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