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胃脘造句

“胃脘”的解释

胃脘[wèi wǎn] 胃脘 胃脘,包括整个胃体。胃上口贲门称上脘,胃下口幽门称下脘,界于上下口之间的胃体称中脘。 胃脘是一个中医名词。古人认为胃脘处在心下,歧骨(剑突)下的部位为心窝部,在这个部位发生的疼痛,即为心下痛,心口痛、心窝痛、也称心痛。后世很多医家认识到胃与心的解剖部位完全不同,故又把胃痛与心痛区别开来。

用“胃脘”造句

1、 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脾胃虚弱,湿热郁滞,气机不畅。

2、 常用以治疗头痛、失眠、胃脘痛、痹证肢体麻木、酸痛瘫痪等证。

3、 前言: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浓度的关系。

4、 就中医理论而言,消化性溃疡即中医所指的“胃脘痛”。

5、 目的:观察胃宁合剂治疗胃脘痛临床功效有关的主要药理作用.

6、 简化诊断标准为:同时具备舌苔黄腻和胃脘痞满或胀或痛,即可诊断。

7、 方法对50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按压的疗效分析.

8、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周身串痛。

9、 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纳呆、嘈杂、反胃、郁证”等范畴。

10、 结果:胃脘痛各证型胃动素分泌大多下降。

11、 但胆道疾病的疼痛多在高脂饮食后发生,疼痛常自胃脘部放射至右季肋及右肩,部分患者伴有黄疸及发热。

12、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浓度的关系.

13、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运动障碍的关系.

14、 胃脘痛是指患者以脘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同时伴有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

15、 荭草应用:治胃脘血气作痛:荭草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

16、 治胃脘作痛,取椿子10克,九香虫6克,水煎服,有理气止痛之效。

17、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18、 有一次,“汉听”考察“胃脘”一词,郎永淳顺口解释,“胃脘”分“上脘”、“中脘”、“下脘”,唤起了观众对他“中医老本行”的记忆。

19、 中脘穴又名胃脘穴,是阳明胃府的募穴。

20、 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等。

21、 症状有胃脘隐隐作疼,胃部胀满不舒,胃酸较多,纳差,畏寒,喜暖喜按,肢体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2、 胃脘烧灼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烧心泛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

23、 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24、 【寒冬暖胃小妙招】1.喝热姜粥:可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2.茴香外敷:能刺激胃肠神经,排除胃肠道内积存气体。

25、 寒冬暖胃小妙招:1.喝热姜粥: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2.茴香外敷:能刺激胃肠神经,排除胃肠道内积存气体;3.桂枝浴足:温通胃经经气,使得寒邪得散,胃痛得解。平时要注意忌食生冷寒凉食物,胃寒者应多吃些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胡辣汤。

26、 胃不和“系指胃肠阴阳失和之意,是胃肠病变的代称,亦非单纯指宿食水饮痰浊停留胃脘之证。”。

27、 王奶奶,您舌质淡,苔白而厚腻,略带点黄色,脉象滑且兼浮,乃是胃气壅滞形成的胃脘胀痛,我给您开一副理气和胃止痛的方子吧,服个四五次就会有所好转!

28、 目赤、耳鸣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疼痛等中间部位的火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阴痒等偏下的火叫“下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