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臣下造句

“臣下”的解释

臣下[chén xià] 臣下 《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史记·平准书》:“自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 张汤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用“臣下”造句

1、 贤明的君主使用臣子,使臣下尽忠而不越过自己的职权,使臣下尽职而不越过职责范围。

2、 国企和民企竞争,好比皇帝和大臣下棋,大臣不敢赢,赢了麻烦大。

3、 古代君王或自以为圣哲,常师心自用,固执己见,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4、 雍正、乾隆都自负才辩,喜欢跟臣下打笔墨官司,御笔上谕动辄数百言。

5、 奏议是我国古代臣下上奏帝王文书的统称。

6、 臣下的叛逆,会找来*制君主的猜疑,猜疑之后便会产生整肃,整肃就会让臣下不安,不安之下便又开始叛逆。田中芳树

7、 古代的臣下都愿意为皇帝孝犬马之劳.

8、 他宦游一生,是皇上最信赖的臣下.

9、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君主处理臣下章奏的过程即是法律的孕育与分娩过程。

10、 百官来贺,明帝喜不自胜,遂征集臣下意见为第六子取名。

11、 朕唯觉可恨的是,一些臣下,竟由此而视朕为软弱可欺之主,居朝廷尊位,食国家俸禄,却结纳赵珏,明来暗往,直欲玩弄朕于掌股之间。

12、 请陛下原谅臣下的直言无忌!微臣以为,陛下所说的导致灾祸的原因,在于陛下对人过于真诚,臣私下以为,事实上并非如此。

13、 然此例一出,臣下靡然从风,藩督守令,个个均递贴上拜,以免获求火器之事通顺。

14、 **喇嘛敦促皇帝与臣下罢兵言和。

15、 所以,老朱臣下最“幸运”的,当属早先病死的常遇春和邓愈,二人死得是时候,不仅死后封王,后代也得保全,早死而得“福全”,悲哉!netease。

16、 一代帝王学臣下的字似有不妥,徽宗才自出机杼,创立了“瘦金体”,至今无人能够模仿。

17、 赵佶还曾放下皇帝的架子,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

18、 可见,君主是表率,好像华表,臣下是影随。

19、 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於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於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

20、 首先他认为赏罚是君主御下之利器,驱策臣下的重要工具,用得恰当即可劝善惩恶,有益治道。

21、 臣下昨天看见行营廊下,出现‘琼林’、‘大盈’库名,把微臣吓了一跳。

22、 文武臣下,志虑忠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3、 尚泰王不顾臣下的阻挠急火火的冲上了城墙,而当他扶着垛墙向海面上远眺之时,美国商船已经开始参战了。

24、 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名,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

25、 中国人是喜欢先礼后兵的,并不是软弱可欺,而是一种君视臣下的气势。

26、 李世民自己,时时注意以史为鉴,夙兴夜寐,居安思危,同时也不忘对臣下不时进行诫励。

27、 后来各代皇帝也仿效改制一弦琴、二弦琴……直至九弦琴,南宋高宗赵构还特制盾形琴送臣下,以提示不忘武备。

28、 陆主簿赶早就去了陈员外家邸,现在怕是已经妥了,官家即位新年,万国朝贺、百僚恭礼,那是臣下人的本分事,陈员外…一向忠君爱国,自是能理解大人苦心。

29、 在与大臣论政时,唐太宗还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贞观政要集校》卷一《君道》)的话,希望臣下切谏直谏。

30、 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31、 政治上,他虚心纳谏,勇于接受臣下监督,并重用“为人峭直,不干荣利”的韩休为相,从而创造了著名的“开元之治”。

32、 同贾充几人猜测的一样,第二日散骑常侍傅玄便上书,指责太子司马衷无礼君父,皆是臣下少于劝谏,疏于教导,要治罪东宫属臣,奏书呈给司马炎,他压根不予理睬。

33、 臣与二虏,势不并立,阿西特罗、罗德曼不除,臣下誓死不归,庶凭陛下威灵,使微意获展,然后陨首谢国,没而无恨。

34、 此乃臣下慎重国法之意,谁知张昌宗驭下不严,恶仆豪奴,不计其数,胆敢在半途图劫,将纸旗撕踹,殴辱公差。

35、 隋炀帝恃才矜己,闻过则怒,“除谏官以掩其过”,于是“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36、 君主若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正以尊天子,反因天子有过而诛之,僭越君位,这难道不是篡弑君主是什么?公开批判儒家革命论。

37、 义子臣下怵动辄得咎,死于非命而几乎束手无策,实在有点生不如死。

38、 君持亢阳之节,兴师动众,劳人过度,以起城邑,不顾百姓,臣下悲怨。

39、 死者有士的身份,是国君的臣下,犹如国君的股肱耳目,彼此有恩情。

40、 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41、 他却上这道奏章,讪谤皇上,显是包藏祸心,请皇上准臣下之议,力加重刑。

42、 首相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止,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闻,天下景仰。

43、 属下铭记皇上训谕,感激皇上对臣下的体贴关怀之情,日夜在心。

44、 吴王体量聪明,善於任使,赋政施役,每事必咨,教养宾旅,亲贤爱士,赏不择怨仇,而罚必加有罪,臣下皆感恩怀德,惟忠与义。

45、 是!臣下服部保长感谢馆主大人恩典!臣下愿为吉良家大业尽忠尽职,永世不忘馆主大人之重恩!

46、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若当真有金兀术口中所说的两个大宋君王隔江对峙的一天,他自然会让臣下们明白,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47、 为了制定正确的方略,徽宗反复阅读臣下的奏章,并不断询问有识之臣,明白了门户之争的真谛,党争均不是忠诚为国,而是为了一己之私。

48、 惟择其细故之舛谬者交部严议,则臣下震于圣明,以为察及秋毫,自莫敢或纵。

49、 “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50、 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王若不听劝谏,坚持桀纣之行,臣下也只能以武力相谏,诛一夫而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