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商鞅造句

“商鞅”的解释

商鞅[shāng yāng] 商鞅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用“商鞅”造句

1、 商鞅之开塞,非不行也;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诸侯随风西面,非不从也;然而皆秦之所以亡也。

2、 你这种作法是在自掘坟墓,小心像商鞅一样作法自毙。

3、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商鞅被秦王杀死了,真是作法自毙。

4、 商鞅虽然是作法自毙,但不也表示他的大公无私吗?

5、 这件事传开,老百姓才知道商鞅执法如山,说一不二。

6、 当然如果这些种种最后都没能成为商鞅后来被车裂致死的因素的话,我们都不能说他什么,但很不巧的恰恰是这些最终要了商鞅的命。

7、 本文通过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的分析,从客观的角度提出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意义。

8、 这里,我只略谈商鞅、孔子、老庄、杨朱四个思想流派的主要观点。

9、 第四部分对商鞅富国强兵治国方略的和谐内涵进行了论述。

10、 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和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管仲的“四民分业”思想、盐铁专营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制上的大胆试验,皆具开创之功,它们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吴晓波

11、 战国时商鞅“制辕田”,亦为国家在打破家长制大家庭后施行更大规模的分户授田。

12、 他将孙子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

13、 秦国书苑中项离被嬴稷与大隐于此的商鞅三年磨砺,名剑终成。

14、 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执掌秦国朝政后,继续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起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各诸侯国都很畏惧。

15、 如果估计没错,商鞅多少受到了郑国那位铸刑鼎的法家前辈子产的影响。

16、 4,商鞅是历史上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第一人。

17、 秦在商鞅用法家思想变法后,就大力统一思想,奖励耕战,在国力大增后开始了对其他国家的征服和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行动。

18、 商鞅这一思维在秦统一后成为了管制舆论的工具,以致于发展到老百姓“偶语弃市”(两个人在一起议论国事就砍头)的苛法。

19、 之后的先秦改革家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等,也无不是以奖励耕战,抑制豪强,整顿吏治,特别是推崇法治,从而都达成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0、 商鞅不由一阵怒火上冲,就想立即将李醯交廷尉府勘问。

21、 晋景公欲夺赵朔兵权时,居然说出了“商鞅”和“商君书”?商鞅,公元前4世纪秦国的变法领军人物,他可是比晋景公晚200多年的人物。

22、 商鞅“耕战”之顶层设计、新法之规则体系、执法之严格平等、护法之矢志不渝,成为后世变法改革者获取勇气与智慧的宝藏。

23、 秦自商鞅变法始,信奉申不害、韩非子等法家代表人物的法治思想,逐渐确立了以法治国的政策。

24、 因为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空前强大,又经过六代秦王的精心治理,征讨,东方六国渐渐衰微,所以,秦国一统天下。

25、 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派遣官吏捕拿商鞅。

26、 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执掌秦国朝政后,继续执行商鞅制定的一套耕战政策,启用著名将领白起,不断对外用兵,各诸侯国都很畏惧。

27、 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不聊生,相与哭孝公。

28、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

29、 秦国利用两次大战之机,迅速崛起,从魏国手中收复部分失地,商鞅因此大功,拜爵封君。

30、 在商洛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着夏禹治水、仓颉造字、商鞅封邑、四晧隐居、闯王屯兵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

31、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

32、 奇货可居商鞅为秦人找到了强国良药,商人吕不韦则将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推上了王位。

33、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

34、 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

35、 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首创保甲法,5户为一保,10保为一甲,一家有罪,十家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36、 相传战国后期商鞅曾宿店于此,称商均店。

37、 而商鞅变法,内立法度,强化耕织,修守战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我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8、 说起战国时期的变法,让我们耳熟能详的当属商鞅

39、 他们甚至去想,什么李悝、吴起、商鞅、管仲、桑弘羊,在那时你们厉害,有本事你们到现在的大唐试试?你们那点政治、经济手段,实在是太弱了。

40、 韩非子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

41、 一心想着恢复祖先荣耀的孝公非常赏识商鞅的这套理论,他力排众议,下令封商鞅为左庶长,着手组织变法。

42、 一次偶然的机遇,爷爷一位昔日好友无意间发现了商鞅墓,并从墓里找出商鞅戟交给了爷爷,并一再嘱咐爷爷要保管好此戟,这戟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43、 各国招贤才能,励精图治,像李悝,吴起,商鞅等人的变法维新就发生在这时期。

44、 处商鞅,极刑,以戒后世欺圣灭祖之……元凶巨恶……我等,纵然命丧商鞅……余党,亦在所不惜……

45、 商鞅变法,立柱为信,奖挹重金,囊括民心民意,对变法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秦国力日渐强盛,终于灭六国而一统华夏。

46、 我下意识地看向鸣冤鼓,只见商鞅在众目睽睽之下飞奔到鼓旁边,撩起鼓槌就打啊,边打还边跳,顿时声如雷震,震得所有人都捂住了耳朵,县令坐在堂上都快疯了。

47、 商鞅提出"法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48、 商鞅奖励耕战的政策使秦国迅速强大,并开始把目光投向邻国韩国,因为韩国位于秦国东出函谷关之后的交通要道,成为秦东扩的障碍。

49、 最后一节历史课上,伴随着老庞抑扬顿挫的声调,将商鞅被车裂时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骏马的嘶吼,商鞅的惨叫,飞溅起的鲜血。

50、 商鞅变法大秦猛虎添翼,上下同欲举国整军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