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临难造句

“临难”的解释

临难[lín nàn] 临难 临难,汉语词汇。 拼音:lín nàn 释义:谓身当危难。常指面临死亡。

用“临难”造句

1、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

2、 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罗贯中

3、 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

4、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5、 朝鲜倘若崩溃,一衣带水的韩国和中国就会面临难民潮冲击。

6、 高龄产妇很有可能面临难产的风险,因此,她们以及家人都更倾向于剖腹产。

7、 神兵战士从天而降,他们临难无惧、视死如归。

8、 为将者当披肩执锐,勇于身先士卒,临难不顾,赏必行,罚必信。

9、 何叔衡在“新民学会”时就以性情刚毅著称,临难不苟正是他这种品格的表现。

10、 我不知战,但知无走,平生久要,临难不苟。

11、 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12、 “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13、 模雄壮之烈,楷忠贞之操,杀身成义,临难如归,非大丈夫亦何能若此矣!士谦昆弟非唯武毅见重,忠公之称,亦足嘉云。

14、 敬德虽是一勇之夫,但秉性刚烈,临难不苟。

15、 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

16、 在据理申辩遭斥后,他临危不惧,临难不苟,借三昧定力之功,摄心入静,一心念佛。

17、 历史上,无数中国军人“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留下了一曲曲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慷慨壮歌。

18、 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迎难而上的精神,古人誉之为“无湘不成军”。

19、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20、 “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21、 曹聚仁在盛赞蒋梦麟“临难不苟免”的骨气时,还说“这男子汉的气度,并非胡适、鲁迅诸氏所能及的。

22、 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

23、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24、 开店提前送吉祥,生意兴隆业兴旺,全员努力来奋斗,天天进步业渐精,日进斗金多财源,顾客常临难闲身,日日喜气庆收获,年年发财更有神。

25、 他披上紫披肩,颈上悬着主教的十字架,和那被缚在绳索中的临难人并肩站在大众的面前。

26、 加入WTO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寿险业来说,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必须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27、 日军破城后,官兵们“不愿受暴敌残杀,均以手榴弹自炸而死”,“临难不苟,杀身成仁”与山河共存亡的矢志。

28、 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

29、 如五代清议亡,士大夫尽失忠义之气;而宋朝清议之风复起,士大夫遂“以名节为高”,仁人志士能做到临难不屈。

30、 涉猎古今,心术明达,临难不改节,当官无朋党;所乏者骨鲠规谏。

31、 传首边庭,头足异处,亦足为临难鲜忠者之戒矣。

32、 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知耻而后知义、后知勇、后知廉;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明做人之理,晓民族之义。

33、 泥鳅头脑膨胀面红耳赤,他大声喝道,他不想这样喝斥一位女子,但是,他必须得这样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已濒临难以自抑的罪恶边缘。

34、 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

35、 有了这种“平常心”,就能处惊不变,临难不惧,就能遇利不争,乐于奉献。

36、 临难苟免的伪君子!那样何以为人。

37、 可即便是最讨厌他的人,也得承认他身着有着‘每战必争先、临难不苟免’的传统美德。

38、 今若临难苟免,岂有面目对战死士卒哉!

39、 “龙德强*记,衣着朴素,表情刚毅,你是一位临难不惧、意志顽强的英雄!地震夺去了你的妻子、大哥、大嫂等4名亲人。

40、 从雪山到小汤山,记者见过许许多多临危不惧、临难不惧、临苦不惧的军人。

41、 刘邓不但临难不惧,毅然受命,而且指挥若定,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超娴熟的军事才能。

42、 德?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

43、 “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

44、 华夏大地的精神滋养及悠久绵长的文化传承,涵养了中华民族临难不苟、履险不却、坚韧不拔的担当精神。

45、 字于尔等之要求,则国家等于灭亡;盖余为代表中华民国四万万人之人格,如余为部下威力所屈,临难求免,则余之人格扫地,即等于中华民族之人格扫地以尽。

46、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是为先锋!

47、 后来将表焚烧,果能上升,未将先生杀害,先生付之一笑,其临难不苟免如此。

48、 如果做不到“临难不顾生”,在战场上畏首畏尾,没有一往无前之勇气,就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战机,导致将士亡命、领土易手的严重后果。

49、 濒危临难之际,皆慌惧棼乱,束手无措,安有扶危翼倾之善策哉?惟钜子之马首是瞻,愿遵从钜子之弘猷善谞,以应付我墨门遭遇之劫难也。

50、 太子神明端凝,于景党未尝屈意,临难不惧,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