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清议造句

“清议”的解释

清议[qīng yì] 清议 清议:东汉历史事件 清议:汉语词语 清议 (汉语词语)清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īng yì,是指公正的议论。

用“清议”造句

1、凡仕而兼商者,亦尚畏清议而不敢公然为之,隐匿托名以避众谤。

2、文章说,老实说,如果还知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李远哲应为认人不明,向社会大众道歉,从此对政治噤声。

3、事后,曾国藩“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国藩家书》。

4、天津教案后,曾国藩曾感叹自己“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5、群谤丛集,曾氏愧悔无已,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6、陈水扁在三一九枪击案以些微票数胜选以后,“外惭清议,内疚神明”,陈水扁对自己根本没信心,对台美、两岸关系充满疑虑。

7、马英九表示,陈水扁一点都不知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国民党团坚持罢免案,是“代表民意,监督政府;创造历史,留下纪录”。

8、如五代清议亡,士大夫尽失忠义之气;而宋朝清议之风复起,士大夫遂“以名节为高”,仁人志士能做到临难不屈。

9、这样才能让片面追求政绩者,“上犯清议,下违律例,内疚神明”,环保意识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10、置州都者,本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也。

11、无其罪而虚受恶名者,蠹鱼也;有其罪而恒逃清议者,蜘蛛也。

12、在日期间,梁启超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宣传改良。

13、自古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又“性刚好斗,负气健讼”,秦腔就是这种性格的表现方式,所以,演出这种负气诉讼的戏,别的剧种很难与秦腔相比。

14、他在“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中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两年。

15、处于“内疚神明,外惭清议”之中的曾国藩,对于容闳和丁日昌提出的教育计划,再三考虑,准备上奏朝廷。

16、除了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外,在日本内阁大臣犬养毅家,梁启超结识了孙中山

17、曾国藩仍然无法从中解脱,自言“内疚神明,外惭清议”,整日神魂不安。

18、身体状况固然是推辞的原因之一,但忧谗畏讥、避免陷入党祸恐怕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清议可畏”。

19、因家境较好,罗佩金经常出钱从曲靖购买《革命书》、《新湖南》、《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书刊,在同学中传阅。

20、“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

21、窃惟祥等猥以菲材,谬膺重任,来欧半载,事与愿违,内疚神明,外惭清议,自此以往利害得失殊难逆睹。

22、群谤丛集,众口铄金,曾氏愧悔无已,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