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圣君造句

“圣君”的解释

圣君[shèng jūn] 圣君 圣君:古风传奇小说《浮生载雪》 主要人物 圣君:汉语词语 圣君 (汉语词语)圣君,汉语词汇。 拼音:shèng jūn 释义:1、犹圣主。2、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用“圣君”造句

1、 圣君眼里,武将文臣都是马,不同之处,一为悍马,一为轻骑,而君王是驭者,驾策随心,统驭天下。

2、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3、 圣君视民如伤,暴君坐观生灵涂炭。

4、 因此,圣君将水墨分为大水墨和小水墨。

5、 尧之治也,盖明法审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申不害

6、 星鸦的麾下随时盯着天影圣君的动静,持续苦战着的乌云骑兵们的战意呈现出了明显的低落。

7、 说道唯有寄望能有圣君而出,方能解除羌人苦难,四海昇平。

8、 圣君,不知您此番莅临寒舍有何指教?

9、 德治把希望建立在圣君贤相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10、 白虎圣君三人当然不敢让妖皇开启天龙眼,他们可是对三个后辈说过,如果有人先进入第八境中就杀人躲宝的,只是没有想到,三人不敌一人。

11、 按照主流经典的设想,中国传统政治的理想状态是圣君贤相。

12、 晚辈是‘巴陵圣君’的孙女,这位是云梦‘诛邪神剑’袁天义的公子袁秋岳。

13、 你当尽心辅佐圣君,立不世之功。

14、 臣愿主公赦元铣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15、 五公主珍儿天天眼泪洗面,煎熬着自己的心,看着黑莲圣君和李兰花相拥不离,她的心彻底碎了,但她还是不舍得,把自己的灵识从黑莲圣君身上抽走。

16、 张圣君是闽台地区最大农业神,相传他济困扶危、悬壶济世、惩恶扬善,被万民崇拜。

17、 御圣君右手的双指间,夹杂着唐琳的那枚帽章,双指稍微那么一用力,他就把帽章给弹了出去了。

18、 自古圣君,惟诚于治政,可以动天地,感鬼神,初未尝徼福于僧道,以厉民病国也。

19、 也是曾经天地共主东华帝君座下的佛法圣君季耽月。

20、 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这个道理古今圣君贤臣是知道的。

21、 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

22、 孔子希望通过“礼治”来使社会有序,寄希望于“仁人”“圣君”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23、 陛下若斩元铣而废先王之大臣,听艳妃之言,有伤国家之梁栋,臣愿主公赦杜元铣毫末之生,使文武仰圣君之大德。

24、 然而,蒙古一战王爷高奏凯歌,却杀人如麻,死伤无数,毁了王爷一代圣君的美誉。

25、 适事机之会,庸材小人皆可以得志,处非其地,用非其时,圣君贤王亦不足以成治功。

26、 皇上,咱家看此子哭声嘹亮,眉目有神,额头有祥光喷出,定是安邦定国的圣君

27、 谷中山明水秀倒是别有一番趣味,凌云汐等人因为某个无道圣君的名号被奉为贵宾。

28、 伴随傲世堂《傲视天地》新版出炉,闻名史册,拥有无可争辩的一代开国圣君的新招募武将——刘邦,盖世登场!作为汉高祖,能力必非凡。

29、 因此历代圣君贤相都力求做到奉理、执法、原情,并将这三者的和谐统一看作是强国之本、固国之源。

30、 2000多年前,满怀济世理想的孟子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呼唤圣君贤相的降临。

31、 因此,知识分子的读书人,奔走呼吁,号召仁义,揭示上古圣君贤相,要人如何体认天心仁爱,如何以仁心仁术来治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

32、 古来圣君贤相讲富强之道者,率皆重农抑商,不务尽山泽之利,盖所称为极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足以备预不虞而已。

33、 古代圣君贤相,流传下来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

34、 今遇大宋强军,听说是皇上亲自率领,想必就是小人仙母所言圣君,小人愿为圣君执鞭坠镫,助圣君安邦定国,完成仙母嘱托。

35、 立足本职、求真务实,是一个敬业者必备的品质,古之圣君贤相能治国平天下,莫不因其专于所业,潜心研究而精益求精。

36、 天机神算本是圣庭圣君的左膀右臂,缘何盗走日月神轮?一个来自下位面的小子,机缘巧合偶得日月神轮,却将日月神轮当做。

37、 单看官方的史籍中留下的圣谕,我们会觉得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尊重人才的圣君

38、 天界——传说中圣贤居住的世界(其实就在‘明月’上),首领为圣君,之下有四贤王。

39、 兵凶战危,故事非万不获已,圣君贤相断不肯易玉帛而为干戈。

40、 回望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除了圣君,就是贤相,好像两千多年历史就被圣君贤相包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