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平粜造句

“平粜”的解释

平粜[píng tiào] 平粜 战国时魏国李悝提出的扶植、调剂农业生产的主张。方法是丰年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平籴);荒年用平价出售积粟(平粜)。《汉书·食货志上》记李悝的话:“是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汉五凤四年(前54年),在边郡设置常平仓。晋、隋、宋设置常平仓、义仓、惠民仓,明设置预备仓,都属平籴、平粜。清代有所谓“平价收谷”,用意同。但在执行中,往往出现种种弊端,使平籴、平粜不能起到应有作用。

用“平粜”造句

1、 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2、 平粜有利于资金的周转,可以延长救灾时限,避免坐吃山空,但无法满足贫困族民的需要。

3、 李家家道殷实世代书香,曾祖父关心地方公益,助平粜,修城垣,整顿书院,开设工厂,急公好义,世人无不称之。

4、 江苏安徽诸州县,春夏间,以仓谷十二三平粜,出陈易新。

5、 他尤其不满意父亲的悭吝,在穷人“吃大户”的那年,囤积谷子,不肯平粜,他认为这是非常不人道的。

6、 而*弯“垦辟日广,稻谷丛生”,每年都有大量粮食运出粜福建,仅雍正九年(1731年),*弯运到泉、漳等地平粜的大米就有十二万二百八十七石。

7、 相传清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大灾,人相食,清政府特地从江南运来一批大米,设平粜局,赈济灾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