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西安事变造句

西安事变”的解释

西安事变[xī ān shì biàn]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兵谏)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用“西安事变”造句

1、 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去,蒋介石以怨报德,把张学良将军扣下作人质。

2、 西安事变时,我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释放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3、 西安事变被兵不血刃的和平解决了。

4、 蒋氏应当记忆,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

5、 西安事变时,国民党中央军驻在潼关以东,准备进攻东北军和西北军.

6、 王炳南:西安事变的幕后推手图。

7、 至12月份西安事变时,张国焘此时对外就像消失了一样,西路军浴血苦战四个多月,张也只发了三份电报给陈徐,其中还一份是让他们完全听从中央指挥的。

8、 国民党应为祖父杨虎城平反昭雪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杨虎城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至今内幕仍然没有全面公开。

9、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于右任急忙向马相伯寻求对策,97岁的马相伯亲笔拟了电稿:“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请释中正,一致抗日”。

10、 西安事变爆发,国家处于重大危险面前,其危险性就在日本必然地乘机进攻,其得和平解决,实是如天之福。

1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

12、 苗在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之后,由天津重来西安,卢广绩坚请把苗加入设计委员会,经杨主任许可后,苗遂在西安事变的末期,以设计委员的名义参加活动。

13、 在东北军的搜索中发现,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

14、 西安事变惊世骇俗,不同凡响,扶危定倾,扭转乾坤,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最富传奇魅力的历史故事之一。

15、 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囚禁国民党中央在西安的军政大员蒋鼎文、朱绍良、陈诚、等十余人,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16、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在始,今天的世界又会呈现怎样一付面貌呢?无论如何,伟大的中华民族与同样伟大的日尔曼民族化友为敌,细细想来,终是历史一件憾事。

17、 蒋介石侍从官钱大钧日记出版佐证西安事变等历史。

18、 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因不满老蒋不御外敌,专打内战的政策,他们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老蒋并扣押了他,在我党的调解下,事变和平解决,老蒋终于开口同意国共合作共御外侮。

20、 所以,我党相信,只要政策对头,方法得当,国共两党就一定能再度携起手来共御外侮,这也是我党*席***同志极力主张和平解决解决西安事变的初衷。

21、 并严词警告张学良“应念国难家仇,悬崖勒马”,陪同蒋介石回南京,以谢罪国人;同时明确定性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是“国家民族之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