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康有为造句

“康有为”的解释

康有为[kāng yǒu wéi]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用“康有为”造句

1、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2、在严复以前,康有为虽没有直接论述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但在官办、民办企业方面有类似的论述。

3、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革故鼎新。

4、康有为、梁启超在清光绪帝的支持下,大力推行变法运动,成为“百日维新”的风云人物。

5、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钢筋铁骨。

6、康有为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维新变法失败后便流亡海外,到辛亥革命后又回到祖国。

7、然而,郑观应在政治改革的实践上却是消极的,同康有为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8、康有为的世界大同理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体现了现代化追求与社会主义选择统一的意向。

9、康有为既为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人,亦是“诗界革命”派诗人。

10、以洪仁王干、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

11、因此,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12、围绕康有为1923年来陕时,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的“兰台石渠”匾,记述了有关兰台、石渠的典故雅传。

13、帖学观是碑学大师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这些新手段的运用有效地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走向,是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能够扮演领袖角色的重要助手。

15、康有为接受今文经学是其早期文化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要求,同时也因为他看到了今文经学讲微言大义的妙用。

16、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

17、以洪仁升、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

18、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主编的《强学报》《时务报》《新民丛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主办的《民报》,都谱写了中国期刊叱咤风云的史诗。

19、在以“得君行道”的康有为看来,孙中山倡导暴力反清,大逆不道,自己深受皇恩,断无与他合作的可能。

20、康有为曾慨叹“天开图画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

21、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与潘秀山、陈逢石等在国外已经初具势力的侨商,创立了保商会,说是保商即保国,保皇亦保国。

22、康有为在报上公开发表致总统、*理书,要求“以孔教为大教,编入宪法,复祀孔子拜跪”。

23、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陆灏

24、他总是以“升平”、“太平”之阶段进化来说明民主进展的不可躐等。康有为为什么要这样来阐释孟学呢?

25、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致远”号冲向日舰,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到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品尝的却是一杯又一杯失败的苦酒。

26、顺便说一句,1896年1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康有为上海创办《强学报》,曾经以孔子诞辰纪年。

27、该人最初的考虑是,平安逃脱后,立即来我国漫游,但眼下急进党失败者康有为在我国,该人一派与康多少有过反目的历史,不愿意与康同时旅居我国。

28、晚清末年,江南才子林牧岳进京赶考,适逢公车上书,无意中结识康有为等人,加入强学会,成为一名维新派人士。

29、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30、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

31、适逢公车上书,康有为等奏上变法之本,帝览而喜之,随召见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

32、《民报》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精卫等执笔,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33、10月3日,在康有为、梁启超资助下刚刚创办半年的《时报》刊登了《英藏新约斠注》的文章,指其是“失权之渐”,“情节大重”,“万难允从”。

34、康有为由于之前接触过一些西方的书籍,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也借助于其故友廖平的经学伪经、孔子改制等思想,自成一家。

35、在改革迟滞不前之际,康有为等人不是冷静地分析全局,而是把阻力完全归结为慈禧一人。

36、所以在后来,康有为七十大寿的时候,梁启超不是写了一个很大的寿屏送给康有为,那也就师生和解了。

37、他常与康有为扶乩问吉凶,乩语中先是显现出杜甫的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接着又出现了李白的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38、头巾气之外,最麻烦的是康有为毫无军事常识。

39、近代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康有为认为,只要远学英美,近学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定能“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40、而同时在这年的7月,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还召集以前的给为门徒学生,成立了儒教,传播自己的思想,不久还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41、1927年康有为去世后,梁启超见他“身后萧条得万分可怜”,赶紧电汇几百块钱,才草草成殓。

42、内,如康有为上书光绪,“吾民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弱者转于沟壑,强者流为盗贼”。

43、但是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康有为对国内各大利益集团的看法过于简单疏阔。

44、1891年,康有为借邱氏书室开万木草堂;1917年,孙中山征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建大元帅府;1926年,***在番禺学宫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45、据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46、10年后康有为去世,梁启超见他“身后萧条得万分可怜”,赶紧电汇了几百元钱,才草草成殓。

47、康有为走出闱场的时候有些茫然,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客栈的,他本是广东南海人,却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参加乡试,只因对自己的文章极有自信。

48、胡、何认为康有为的热愤不但无助于变法,还会把对变法的争论演化为党祸党争,事实证明,二人所言不虚。

49、不图当日所谓离经畔道之名教罪人康有为,今亦变而与夫未开化时代之人物之思想同一臭味。

50、按照李鸿章今日日里送来密信的约定,一个时辰前李鸿章应该已派人秘密通知了康有为梁启超这次的抓捕行动,你杜大人能抓住他们,那真是天下奇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