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大红袍造句

“大红袍”的解释

大红袍[dà hóng páo]

用“大红袍”造句

1、头顶红赤伞,赶走一群“臭水汉”,身穿大红袍,赶走炎热“小流氓”,脚蹬红天祥,赶走“魑魅魍魉”,载种小红棠,长出赤橙绿蓝黄,送你如意吉祥,祝处暑快乐幸福。

2、生长条件得天独厚:大红袍茶叶的原产地是中国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六株大红袍母树就生长在这里。

3、大红袍不易得,据说武夷山只有几棵真的大红袍树。功夫茶的茶具很讲究,但我只见过描金细瓷的小壶、小杯,好茶须有好茶具,一般都是凑起来的。张岱。汪曾祺

4、1994年,该县河滩“大红袍”花椒曾荣获甘肃省名优特产品金奖。

5、大红袍茶树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

6、大红袍乃“岩茶之王”,其产自武夷山的百年老树,格外珍贵,其色泽呈无色,看来一般,实则丰美,十泡余香,岩韵十足。

7、与此同时,泉州展览城,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大红袍品茗会上,两块武夷山大红袍和*弯冻顶乌龙制成的团圆茶饼正式亮相。

8、李谙达,你让人把今年杭州那边进贡的大红袍拿出来,我给亲爸爸沏一壶茶,让她老人家尝尝。

9、刘志荣说,自己没种“大红袍”,选择了更加优秀的晚熟品种,幸运的是,持续降雨没有影响到这些品种的花期。

10、这是一两大红袍,据说产自茶树王。

11、只见为首之人束发金冠,金抹额,双摇两根雉尾,大红袍,金锁甲,银合马,画杆戟,面如满月,脣若涂硃,正是苏护之子苏全忠。

12、福建的乌龙茶有武夷岩茶,包括武夷水仙、大红袍、肉桂等,安溪的铁观音、黄金桂、色种等,崇安、建瓯的龙须茶,永春的佛手,诏安的八仙茶等。

13、“大红袍”花椒之乡和潞党参正宗产地。

14、尾,大红袍,金锁甲,银合马,画杆戟,面如满月,若涂朱,厉声大骂:崇侯虎!吾奉父。

15、半发酵茶即青茶,着名的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冻顶乌龙茶等。

16、国庆前夕老记大红袍销势看好。

17、秋风来到果园里,它觉得果园太枯燥,就呼的一吹,把果园吹的五彩缤纷。苹果穿上了大红袍,香蕉兄弟穿上了黄色的紧身衣,葡萄穿上了水晶晶的减肥衣……果园里的水果们个个都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18、冬天到,送你过冬四件套:一件羊皮袄,温暖贴心不可少;一副棉手套,驱走寒气乐逍遥;一身大红袍,喜气洋洋吉祥到;一顶瓜皮帽,愣头愣脑像个宝!

19、分享平安夜的蛋糕其乐无穷,丑态百出笑声扬窗满脸奶油,白眉毛白胡须穿上大红袍,装扮圣诞老人形象饰神做法嬉闹开心。愿朋友同学平安夜快乐愉悦!

20、上海市场一直缺少优质大果白沙枇杷,市场上以福建的解放钟和浙江的大红袍为主,解放钟是大果晚熟白沙品种,但当地农户采收过早,酸味较重。

21、平顺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有着丰富的山林和农产品资源,被誉为“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和“潞党参之乡”。

22、(《海瑞集》,第576页)他的事迹通过《海公案》、《海公大红袍》、《生死牌》、《朝阳凤》、《忠义烈》、《十美图》等小说戏剧代代传颂。

23、军士尽职事,继之九把描金伞,逍遥马上坐着一位三山帽、大红袍、碧玉带、皂朝靴、铁面剑眉,虎头燕颔,不是别人,就是明山和尚。

24、然而,这里千山竞翠,万壑争绿,绝壁对峙,高峡平湖,也成了诱人的天然“氧吧”,特别是这里的大红袍花椒、潞党参、马铃薯等绿色农产品更是久负盛名。

25、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张越和宫如澐没有高堂,就让酒贪权充了高堂,身着大红袍子的酒贪怎么看都像一只大马猴子,笑成ju花似的老脸一个劲的打颤。

26、紫阳的毛尖茶,汉中和城固的柑桔、商洛核桃、镇安大板栗、桐油、火晶柿子、大红枣、西安秦椒干、韩城大红袍花椒等等。

27、与红毯颜色极为接近的猩红色礼服,拖裙加裤装的设计,网友对这个被称为“大红袍”的造型评论两极,要么夸到天上,要么贬得一文不值。

28、2014年7月5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久光百货购得四盒正袍牌大红袍茶叶,1980元每盒。

29、市井商人沐猴而冠,如果不是看在那三十两银子的谢仪和两斤极品福建大红袍的份上,早就叫衙役轰出去了。

30、状元想看看这是何等茶树,当见到这些长在岩石缝内倔强生长的茶树,心生敬畏,随即脱下身穿的红袍披盖在茶树上,以表感恩,“大红袍”由此得名。

31、一般说来,大红袍手工茶制作需要采摘、开筛、晾青、做青、揉茶、拣茶、焙茶等多道工序。

32、这三个女人每人都罩着大红袍,在这空旷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扎眼,于此夜静更阑之时更加令人毛骨悚然,恐怖之极。

33、随着“壶茶同誉”、宜兴紫砂壶与武夷大红袍“天仙绝配”等文化课题的蓬勃开展,这些文化理念早已在闽北人心中扎下了根,绽放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