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科举造句

“科举”的解释

科举[kē jǔ] 科举 kējǔ[imperial examination] 指中国从隋唐到清代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考试制度

用“科举”造句

1、 他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

2、 摘要:清代诗人黄仲则,生平屡遭不幸,科举考试接连败北,诗作时有凄凉之音,以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黄是一个落魄失意、孤苦伶仃的诗人。

3、 因此,当隋唐时期开始以统一的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的时候,这一新的选才制度对天下的读书人来说,不啻"再生父母"。

4、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多向往在科举中名列前茅,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5、 光前裕后是科举时代读书人最高的理想。

6、 延佑初行科举,乡贡会试皆中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荐贤拔滞,知无不言。

7、 在封建科举制度下,许多人都幻想以十年寒窗之苦,换取功名利禄。

8、 在科举制度下,广大士人都可以怀牒自进,贡送朝廷的人数也大为增加了,这样就扩大了王朝统治的基础,同时也便于从中选拔治国安民的人才。

9、 在科举时代,金榜题名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10、 在以学堂取代科举的选士制度下,法政教育因其独特的培养目标被世人视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法政学科因此成为求学者的首选科目。

11、 学而优则仕”,在科举时代,是指知识分子在科考中成绩卓异,才能求得一宫半职。

12、 短信祝你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中状元,好运伴你发财得银元,幸福健康增元气,愿你心中美好的梦想"中"能"元",让中元节给你带去美梦成真的心愿!

13、 古人出名靠科举,今人出名靠网络。把自己的隐私与一个人分享,那是知己;和一群人分享,那是博客;跟全国人民分享,那叫网络红人!

14、 本文主要从当时的科举试赋制度,尊体意识与乾嘉学术的影响等三个层面作出简要的论述。

15、 在中国科举史上,唐、宋、辽、金与清代都曾以五言诗作为考试项目之一。

16、 明后天您就要去科举了拿千字文做什么?

17、 但“文章憎命达”,两次科举失利,虽有治世之志,已注定了其边缘性的人生轨迹。

18、 而陈、吕后来皆悔其少作,体现了永嘉事功之学与科举虚文的深刻矛盾。

19、 由此观之,科举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因而其影响也具有典型的双重性。

20、 童子科虽然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常科,但却不为研究科举制度史者所重视。

21、 朔州人王赓荣是清朝光绪二年榜眼,是封建科举时代朔州第二个获得科举高等第的人。

22、 1958年,刘诗昆第二次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

23、 制举是科举的一种取士科目,由皇帝特别下诏举行考试。

24、 乡试是科举考试中规模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

25、 可以说,豪放并自视甚高是王韬的鲜明个性,这使他既不愿皓首穷经以应科举,又不愿默默无闻了此一生。

26、 作文教学也是老一套,教学生写些与他们生活不相干的东西,就象是考科举写八股一样,装腔作势,空洞无物。

27、 你说大清朝完蛋在哪儿?甭骗我,说什么孙中山呀、革命党呀。清朝灭亡,就是因为废除了科举制。

28、 唐人在入仕前、为官中、致仕后皆与自己的别墅息息相关,是他们读书科举、自娱游乐、修道习禅和疗养归宿的地方。

29、

30、 他是八股科举制度的虔诚信徒,他真诚地捍卫举业,最终成为八股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31、 有一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发榜之后,孙山榜上有名,但是排在最后一位。

32、 科举制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双向关系,在长期考试实践中形成品类繁多的科举文化。

33、 科举学不仅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而且其研究内容具有广博性和现实性。

34、 策论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文体。

35、 从设计原则上看,科举制遵循着平等竞争的精神,打破了门第出身对人的限制,最大限度最高效率地调动起整个社会的精神资源。应该说,作为社会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发明,和世人皆知的四大发明相比,它毫不逊色。张宏杰

36、 进士作为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是举业的终点,又是仕途的起点。

37、 科举考试对他俩来说比什么蚂蚁或者和尚的预言要重要得多,他们很快就忘了这回事,继续赶往京城,一路温习功课。

38、 唐代举制与选制是分离的,举选权利即参加科举考试与铨选的权利。

39、 鉴于科举制度的文化特性,文化应是“科举学”学科建设的应有定位。

40、 他们中有一些人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员,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贬职了,另一些从来没能一举得中。

41、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42、 考察一千多年的科举发展史,可以看出考试制度的发展规律,高考制度自然也不例外。

43、 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

44、 科举的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士人读书应举的积极性,士人数量因此急剧增加。

45、 王韬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46、 因乐队参赛曲目被指责嘲讽俄罗斯*理弗拉德米尔.普京,格鲁吉亚退出即将在莫斯科举行的五月欧洲音乐电视大奖赛。

47、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很善于网罗人才,他们通过科举制度把有才华的人网罗到政府中来。

48、 庙内设有中国科举制度陈列馆,"育才"、"兴贤"、"仰高"三座牌坊气宇轩昂,分别代表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对孔子的敬慕。"。

49、 但事实上,到了宣统二年,还出现中第举人的喜报,反映出清政府废科举制度的不彻底性。

50、 刘海峰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科举考试史、教育史与高考改革问题专家,“科举学”学科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