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京官造句

“京官”的解释

京官[jīng guān] 京官 古代一般称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和差遣外出之官。宋代指不经常列班上朝、职务较轻之官为京官,而以常参官为升朝官。

用“京官”造句

1、李泽楷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已经派出代表和北京官员会面,希望从国土资源局得到进一步的信息。这位发言人拒绝发表更多评论。

2、这一结果肯定会惹恼牢牢控制着污染监测权的北京官方。

3、从京官的资历、能力以及俸禄入手,可以考察清代官场中与制度并行的潜规则。

4、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北京官员的言论最近均由吹冷风改为吹暖风。

5、在清代的官僚体制中,京官作为一个相当数量的官僚群体,其仕进与为官状态无疑是一重要话题。

6、清代京官的团拜乃是一项庆贺新春的团体活动,初衷在于敦睦情谊。

7、在很多国人寄予希望的1918年秋,前清京官梁济却选择以自杀警示国人。

8、逛窑子成为京官的主要娱乐方式,一些官僚还纳妓为妾。

9、京官的人情礼数太多,外官的馈赠和印结银又都是有限的,许多出身贫寒的京官在无奈之下,只好进行借贷,大多数京官都有过长期的借贷史。

10、再如,汉族文官可以乘轿子,三品以上京官可以坐四抬大轿,出京则可以坐八抬大轿;四品以下可坐二抬轿子,出京可以坐四抬轿子。

11、由于京官没有这一丰厚的“外快”,怨言四起,为增加京官的收入,朝廷又推出“恩俸”、“双俸”制度。

12、1873年参加廷试考得一等,在刑部做了七品小京官

13、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式,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

14、京官迷恋戏园捧“戏子”为乐,“征逐歌场,习俗日流于浮荡”;高官则在署衙内自养戏班,奢靡妄费;地方官吏借口年节,雇觅戏班,寻欢作乐。

15、对于京官的俸禄发放,南唐依例延习盛唐的做法。

16、李开周专栏宋朝饭局宋朝有一种级别较高的京官,必须定期参加朝会,这种京官叫做“常参官”。

17、京官迷恋戏院捧“戏子”为乐,“征逐歌场,习俗日流于浮荡”;高官则署衙内自养戏班,奢靡妄费;地方官吏籍口年节,雇觅戏班,寻欢作乐。

18、此时,正好他的儿子胡宗尧按例由吏部考察改任京官

19、另外,京官每年还有禄米,从正一品七百石到从九品递降到三十石,高级官员还有货币形式的俸禄。

20、当时制度规定,每个京官都可依品秩高低,配给勤务员、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等皂役,如果不要这些人员的话,可以折算成工食银归己有。

21、他的儿子已经捐了京官,明年是乡试,他此刻已经到京里去买关节,一旦中了举人,那还了得,只怕地方官也要让他三分!到了那时,怕他没有法子要你的田!

22、由于京官没有这一丰厚的“外快”,怨言四起。

23、所以,自从去年调任直隶总督,任京官以来,他见鳌拜专权跋扈,便和鳌拜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成了朝堂上仅有的几个敢于反对鳌拜的人。

24、有实权的大官小官,自然满盆满罐,但剩下的穷京官,也得捞点余沥,所谓冰敬、炭敬,过年的时候,来的就是炭敬。

25、除了京官,地方官吏吃药看病也是沾惠于这个“医在王官”的体制。

26、权力是个好东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无权在手,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丈夫抱负如何伸展?无权在手,我师曾国藩无非一潦倒京官,鸿章亦无非一落魄翰林,蝇营狗苟,饱食终日。雪珥

27、工厂里花园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每一位员工视为企业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长青林企业文化”等等,令到访的北京官员赞不绝口。

28、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29、据*弯中时电子报报道,台胞证免签注政策7月1日上路,台旅会驻京官员认为,相较过去繁复手续,带来很大便利,且大陆对台一直朝更放宽方向。

30、此处落梅风以前办案时曾经来过,依稀记得园子主人姓徐,祖上曾做过几任京官,后来获罪抄家,全家被戍,园子因此荒置,已有多年。

31、当了京官后的蔡襄牢记母亲训辞,要实现当初承诺。

32、由拔贡生礼部七品小京官应光绪元年顺天乡试中试,由举人礼部额外主事考取军机章,一应光绪六年会试,恭应殿试。

33、因为是皇后诞辰,除了百官来称贺,四品以上的京官夫人,成年子女,妃嫔的姊妹,名家妇女照例也要向皇后称贺,由皇后赐礼,使百僚能一沐福泽。

34、刘光第任京官共15年,在京除供职之外,闭户读书,埋头著作,“不与当时名士要人相往还……人罕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