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格物造句

“格物”的解释

格物[gé wù] 格物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用“格物”造句

1、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受叙,无隔疏贱。吴兢

2、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3、格物者,窮理之謂也。欲窮理,直須思始得。思之有悟處始可。不然所學者恐有限也。

4、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5、格竹实践注定要失败是由朱子格物论中知识论的方法取向与止于至善的道德目的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的,典型地暴露了朱子格物论的科学主义倾向导致的道德实践论困境,这也表明科学主义路线不可能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自由和超越,不可能彻底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活问题,特别是终极意义问题。

6、朱子的格物观最为精义,主要是通过格物,把人心已知之理推广到未知领域,达到宇宙界与人生界豁然贯通的理想境界。

7、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8、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9、“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王阳明

10、所定课目有:语文学、象数学、格物学、致知学.

11、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12、“格物致知”是传统文化与知识论的重要概念,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3、程朱“格物致知”论的失败正是其整个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它对理解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之发展滞后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4、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程颐

15、其实,万物皆有理,只有格物穷理,并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

16、格物,意为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行为。

17、“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之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18、学习模式开启,进入格物致知状态。

19、“‘格物’可以理解为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是指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

20、——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知而行之,努力做到为善去恶。

21、“所谓格物云者,或读书,讲明义理;或尚论古人,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皆格物事也”。

22、他仗着一分坚韧,以儒家格物术为基,获得了推演阵法、功法、丹药乃至天道法则的超级能力,从此以狂者精神证道,与人斗其乐无穷,爽事不断,与天斗其乐无穷爽事不断。

23、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24、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5、如若成功,到時高官厚祿位極人臣,即使加太子太保又如何?至於畢懋康,沒想到他壹個進士及第的禦史,竟然還是格物大才,又在兵部任上自行造出堪比西洋的火器。

26、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27、当我们祈求精神世界的护持时,只要诚心够一定有求必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8、澳拜客牛排连锁店是以提供纯正独特的正宗美国牛排而闻名,菜肴品种丰富,食物原料新鲜,就餐环境幽雅,价格物超所值。

29、吉尼斯记录最长寿的是一个生于1894.4.6的现年115岁的叫格物鲁德。贝尼斯的美国人。

30、李元宏百无聊赖下打开墨卷扫了一眼,将刚才记下的考题题目写在第二折正上方,仔细端详起来,第一道考题是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31、宋儒朱熹格物穷理,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这。

32、对他们多数人来讲,所谓的“至知”就是精通阿谀奉迎的厚黑学;所谓“格物”就是如何精确辨认真假茅台和高级香烟。

33、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

34、安玓,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你的特长,就是格物致知。

35、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6、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

37、格物穷理,不是秦伟的习惯,而且这件事情,他也没法找到什么线索。

38、光学须从化学详,西人格物有奇方,但持一柄通明镜,大地山河无遁藏。

39、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40、忽然动了动手指,略有些本能的开启格物致知小心打探四周后,倏地将双眼睁开,整个人更像是一把标枪一般昂然挺立。

41、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42、原指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43、其一、尽召疏中有名陪臣,使至京师,乃择内外臣僚数人,同译西来经传,凡事天爱人之说、格物穷理之论、治国平天下之术。

44、其妙乃以吾神合彼神,吾靈合彼靈,儒書謂致知格物是矣。

45、但她没有致知格物之功,“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贾母说她,“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气了”。

46、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7、他们皆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之人,像萧传香精于建筑设计,学的是格物致知之学,而萧华楼则是被当做一派掌门培养,即所谓的帝王术。

48、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49、在这些人物身上,何尝能见到一星半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见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0、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