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未足造句

“未足”的解释

未足[wèi zú] 未足 未足,读音wèi zú,词语,意思是不足,不能。

用“未足”造句

1、 可以雄长当时而未足津逮后世。民谚

2、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3、 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4、 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

5、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6、 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陆游

7、 结论: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者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可适当延长孕周.

8、 流莺窗外啼声巧,睡未足,把人惊觉。翠被晓寒轻,宝篆沉香袅。宿醒未醒宫娥报,道别院笙歌会早。试问海棠花,昨夜开多少?洪昇

9、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鸠摩罗什

10、 果然,未足半月中原震动,无上宗师天缺道人溘然长逝,结束了他辉煌而灿烂的一生。

11、 生死肉骨,岂过今恩,负山戴岳,未足胜荷。

12、 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13、 习拳固宜虚心,谦谨,非多历年所熟复而无间断,未足以致极境。

14、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

15、 明年,黜于仪曹,即自讼曰:学之时,其道未足,以为己志已在于为人,亦可谓谬用其心矣。

16、 卿少怀英略,早建殊勋,今者官位,未足酬赏。

17、 训诱之至,审谕之方,纵圣达立言,师传宏道,亦未足仿佛要津,拟议高论。

18、 迎、探、惜三春: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19、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0、 圣人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而犹以是为未足也。

21、 公爰命英勇,因机骋锐,气冠版泉,势逾洹水,追奔逐北,奄有通津,熊耳比峻,未足云拟,睢水不流,曷其能及。此又公之功也。

22、 尽管拓阔投票权,权力仍然由拥有土地的乡绅和财主把持.对于很多人而言远未足够.

23、 告别是残忍的,这样的告别,意味着是与两个人的命运,在还未足够尽力之前做一次了断。如果我们面对某种宿命,确实曾经努力,而最终不得不认输,不得不轻松剪断以便重新出发——那这种告别一定要轻松得多。野夫

24、 关于取暖。至简及朴素的生活,取暖的方式其实简单不过。然而,生活中一切极简主义多少都沾染了奢靡的气息。关于简与奢,有时候是一场悖论。可能,我只是入世太深,尚未足够平静而已。梭罗

25、 积善多者,有一恶,是为过失,示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王符

26、 为了增加说书的趣味,说书先生往往杂用诸多技艺开场,或配合连环图,或唱数来宝,又或鸣奏乐器,五花八门未足而一。

27、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8、 及其窃位南面,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毒流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29、 偶最喜欢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那诗。

30、 崇厚原约所载地名,按图悬拟,未足为凭。

31、 臣等生接昌辰,肃懋明世,束教管闻,未足言道。

32、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33、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34、 清莲年约十四五岁,身体发育似足未足,美人该有的杏眼桃鳃红唇瑶鼻柳腰她一样不缺,已具美人雏形,过上三年五载,也是一个绝色佳人。

35、 然雁门疾苦,似未足以尽公之穷,而世庙衔之未息,遂改窜于滇之永昌。

36、 并托辞金主出外,索随驾官吏家属,征集妇女至宅中,有姿色者迫令陪寝,每日必十数人,昼夜裸淫,尚嫌未足

37、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岂能方其朗润。

38、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本文以众多人物形象为基础,跌宕起伏的情节多线交叉。

39、 齐桓曾不足使扶毂,楚严未足以为骖乘……建道德以为师,友仁义与为为朋。

40、 得其浅者,一人敌,得其深者,何尝不万人敌耶!习拳固宜虚心,谦谨,非多历年所熟复而无间断,未足以致极境。

41、 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42、 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