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战国造句

“战国”的解释

战国[zhàn guó] 战国 (中国历史时期)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周朝灭亡前,周朝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东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与此同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而在兼并战争过程中,如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成语和典故。而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战国时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

用“战国”造句

1、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民谚

2、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3、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4、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

5、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

6、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7、眼上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8、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9、在战国时期,许行的见解可谓一家一计。

10、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11、春秋战国,诸侯各自为政,天下扰攘,长达五百余年。

1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呈现着弱肉强食的局面。

13、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可算是个大勇若怯的人。

14、原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建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礼聘天下名士。

15、失去三联商社控股权的三联集团重起炉灶,对战国美电器。

16、战国风起云涌,群雄并起争霸,刀光剑影在所难免!

17、兵家与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学术派别。

18、春秋战国时代的所谓‘纵横家’之流,往往随机应变,朝秦暮楚。

19、西施是战国时越国的一位绝代佳人。

20、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1、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行王道,近悦远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22、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23、这些特征主要有钱币、文字、官制和爵秩制度以及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地域分布等,基本涉及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

24、战国时代列强争霸,长年战事不断,举世生灵涂炭。

25、向前几步,一排白花花的浪头向我跑来,抱住我的脚丫,又退回去,接着又是一排,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稚嫩的小脚。而那浪头更有着战国时冲锋陷阵时的情景,气势磅礴。

26、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27、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8、今天说的这故事,离现在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问,在春秋战国时期啊。

29、有的电视剧里,汉朝就让老百姓一进门给你捧出茶来,甚至春秋战国就捧出茶来喝,很好玩,那会儿没有的。那会儿应该一进门喝酒,不应该喝茶,唐朝才开始大规模饮茶。

30、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3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

32、三代的城市或可作如是观,但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却是需要我们正确估价的。

33、春秋战国时期牛人辈出,其中以鲁班粉丝为最多,因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锯星”。

34、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35、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36、这个战国七雄一开始还不是就这七个国家,当时一共二十多个国家都觊觎霸主地位,历经战火洗礼,这前二十强大浪淘沙的一番海选PK之后,基本上就剩下燕、齐、楚、秦,赵、魏、韩,七位选手继续死磕了。

37、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从小在赵国任人质的秦国公子赢政,立下大志,决心统一六国。

38、黄金台又名金台、燕台、招贤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所筑。

39、战国后期,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40、从时间上,慷慨悲歌文化的特征在战国时期形成和成熟,在隋唐时期仍然为人们所称道,到明清时期其余音遗响不绝如缕,前后持续二千余年,确已形成了悠久而稳定的传统。

41、战国后期在张仪的鼓舌摇唇下,关东六国的联盟没多长时间就被秦国分化瓦解了。

42、失去叁联商社控股权的叁联集团重起炉灶,对战国美电器。

43、战国时代,楚国有个庙宇的主人,送给看庙的人们一壸酒。可是粥少僧多,怎麽分这壸酒呢?

44、战国时代许多侠士,一遇到赏识者,往往披肝沥胆,誓死效忠。

45、由于士阶层的出现及国家任用贤能而不是任用世袭贵族这一变化,又促使了士阶层的活跃,促使了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战国学术的繁荣,以及各种文化事业的发展。

46、两交战国边境拥入大批流离失所的难民,让联合国官员十分头痛。

47、战国末年,养士风起,稷下尤盛,有荀况者出,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洋洋洒洒,气盖群伦,使孔子之学再展辉煌,他也成了百家中的巨子,人称荀子。

48、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

49、而战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形势使各国完全撕去了文质彬彬的外衣,赋诗从此销声匿迹。

50、战国七雄之一的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战败以后,勾践想励精图治,寻求圣贤之士来治理国家,以发展生产,提高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