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大椎造句

“大椎”的解释

用“大椎”造句

1、 结论电针大椎穴配合病因治疗感冒高热疗效确切。

2、 结论针刺百会,大椎穴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改善自由基的代谢。

3、 结论:大椎穴点刺加拔罐配合治疗对颅内高压综合征有良好的效果。

4、 目的:探索艾灸大椎穴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5、 结论艾灸大椎穴治疗输液发热反应,缩短了输液发热反应过程,效果良好。

6、 结论针刺百会、大椎能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自由基代谢,促进智能恢复。

7、 目的研究大椎穴运用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机制。

8、 行大椎穴振法后,血清和肌肉组织匀浆中NO、NOS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大椎穴振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与其改善颈椎病的生物信息传递有关。

9、 曾经,在电脑里插入一幅鸭子拿着大椎砸电脑的漂亮剪贴画,进行展示,就会吸引观众的专注了,还会引发一些笑声。

10、 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1、 结论:提示艾灸大椎、命门穴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12、 在大椎穴穴与肩峰连结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13、 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

14、 风池、风府、大椎、肩井、天宗等。

15、 以步骤二的大椎穴为中心,左右两侧三指处,即肩中俞穴附近。

16、 钟伟泉建议,市民可自行艾灸大椎、肺俞、肝俞、膈俞、肾俞、太溪、涌泉等穴位以保养肾气、调达肝气,起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17、 每一趟上去后都要用手掌从大椎处沿脊柱两侧抹下来。

18、 大椎穴、陶道穴……4个人架住李凯,针头扎入与拔出,共计扎了180针,注射了180毫升的复方当归注射液。

19、 搓热双手从上向下摩搓颈项15次,然后点按风池、大椎穴各30次。

20、 如果用针灸的话可以取百会,水沟,大椎,长强,鸠尾,腰奇,丰隆,阳陵泉等穴。

21、 大椎、天突、印堂、迎香、肺俞、膏肓俞、肾俞,隔日一次,5次一个疗程。

22、 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多取大椎、神阙、足三里腧穴,并根据证候配以中脘、脾俞、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等实施艾灸调治。

23、 可以先利用穴位急救,百会、大椎、合谷、水沟、内关、曲泽、十宣、委中都是中暑的急救要穴,先利用这几个穴位做简单急救,再紧急送往医院便可。

24、 通常肩颈酸痛,中医针灸病患背部,肩中俞、肩外俞、大椎、风池等穴道,就可以缓解酸痛、畅通气血,到底中医师针灸是哪里出了错,还要等卫生局厘清。

25、 操作:施术者双掌相叠,自受术者肩胛处开始,由对侧膀胱经从上由下反复按压三至六次,然后再从大椎处按压至腰骶。

26、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颈椎上有大椎穴、风池穴,还有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27、 在农历的三九前加强、一九、二九、三九共4次,采用特制中药药膏根据患者症状贴敷大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

28、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29、 实践操作时,中年人可以考虑灸关元、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神阙等穴位,老年人可以考虑灸百会、命门、涌泉、大椎、膏肓俞等穴位。

30、 大椎穴、陶道穴……4个人架住李枫,针头扎入与拔出,共计扎了180针,注射了180毫升的复方当归注射液。

31、 利用不求人的把手位置刺激大椎、肺俞、肝俞三组穴位,再配合服用柴胡桂枝汤,便可“一剂知,二剂了”,病症能得到缓解。

32、 喜爱艾灸的读者,对大椎穴肯定不陌生,它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七条阳经的交会穴,也是保健养生的要穴。

33、 寒湿痹阻者,加腰阳关;湿热阻滞者加大椎;瘀血阻滞偏于脊柱正中疼痛加水沟;偏于腰外侧疼痛者加后溪;肾气亏虚者加志室、命门。

34、 林国华教授推荐,夏季艾灸穴位是与脾肺肾三脏相关的背部穴位,如脾俞、胃俞、小肠俞、大椎、身柱、肺俞、肾俞、命门、次髎等等。

35、 特别是在背部大椎与身柱两个穴位的拔罐,可以迅速帮孩子退热。

36、 大椎、肩井、中脘、外关、合谷。

37、 肺俞、风门、大椎、脾俞、肾俞、命门、身柱、中脘、下脘等穴位,每伏酌选6个穴位进行贴敷。

38、 百会穴、大椎穴、神阙穴、阴陵泉穴、涌泉穴。

39、 根据规定,天灸疗法选穴多以背部腧穴为主穴,常用腧穴为肺俞、肾俞、脾俞、胃俞、风门、膏盲、定喘、身柱、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

40、 睛明、鱼腰、四白、承泣、太阳、攒竹、风池、大椎

41、 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灸全段或分段。

42、 不管哪个部位长冻疮,敷药的穴位集中在手臂、腰、背上,例如大椎、外关、肾俞、腰阳关、大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