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脾俞造句

“脾俞”的解释

用“脾俞”造句

1、脾胃不和,加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

2、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

3、目的:观察电针“脾俞”对胃窦部溃疡大鼠胃肠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4、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阴虚内热、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痰热挟肝胆上扰配肝俞、太冲。

5、拍膀胱经的循行区,以潮红为度,重点是胆俞、脾俞、肾俞和膀胱俞穴。

6、胃俞、脾俞、胆俞、心俞、中脘、下脘、滑肉门、足三里等,每伏酌选6个穴位进行贴敷。

7、肺俞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核心提示上周,北京走出了三伏天,今年的“贴敷”也算告一段落。

8、此外,常用于健脾养胃的穴位还有丰隆、中脘、天枢、脾俞、胃俞等。

9、可在患者背部的脾俞和胃俞、下肢的学海和足三里穴位留罐20分钟;在头顶的百会穴、腹部的关元和子宫穴、下肢的学海和足三里穴位进行悬灸。

10、足三里,神阙,关元,脾俞,气海,百会,肺俞等。

11、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开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按点合谷穴可止牙痛。

12、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脾俞、心俞、中府、膻中等。

13、治疗主要选取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穴,多梦健忘加志室、魄户穴。

14、肝俞、脾俞、肾俞、志宝、飞扬、太溪;膻中、鸠尾、中脘、肩俞、气海、复溜、三阴交。

15、脾俞: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16、脾俞、中皖、天抠、气海俞、关元、百会、三阴交。

17、肺俞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

18、选取肝俞、脾俞、肾俞三大穴位,这是与“风湿”关系最密切的三个穴位,因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

19、主穴取脾俞、阴陵泉、漏谷穴;配穴取大敦、行间、膝关穴。

20、在家中经常艾灸肺俞、脾俞、肾俞、定喘等穴位,能起到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的作用。

21、天枢,脐,脾俞,胃俞等,根据腹泻的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制成敷贴。

22、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23、撞击腰和下肾,可以刺激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

24、可选用阴郄、丰隆、三阴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肾俞,命门,关元,百会,劳宫,合谷,天枢,上巨虚,膈俞、脾俞等穴进行按摩。

25、针对亚健康状态人群多取大椎、神阙、足三里腧穴,并根据证候配以中脘、脾俞、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等实施艾灸调治。

26、如五更泄泻常为肾阳不足、命门之火虚弱所致,常以温补命门之火的方药外,也可以针灸温补命门,悬灸关元,神厥、气海、肾俞、脾俞等穴位配伍之。

27、因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教授认为,长夏保健,当先健脾以袪湿,可选择艾灸脾俞穴。

28、在此次整个调理过程中,首先重点针对脏腑功能进行调理,在肝肾、脾俞、胃俞、肾俞等穴位上施罐,使脏腑淤积的毒素排除。

29、然后,对重点穴位太冲、太溪、肝俞、胆俞、肺俞、胃俞、脾俞进行拔罐和艾灸。

30、近来有关研究表明,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可以防治肝气不足、肝肾阴虚、肾阳虚,充实肾精肾气,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31、立秋过后终伏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

32、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血海、膈俞等。

33、中医拔罐可选择后背的脾俞、胃俞穴,以及腹部的中脘、下脘穴,肚脐的神阙穴和肚脐两旁的天枢穴。

34、耳穴内分泌、肾上腺,体穴三焦俞、脾俞等。

35、常用的穴位包括如百会、风池、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俞、肾俞、脾俞、膈俞等,另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配穴。

36、让病人脱去衣服,俯卧,用大拇指或手掌使劲按压肝俞、胆俞、脾俞3个穴位。

37、林国华教授推荐,夏季艾灸穴位是与脾肺肾三脏相关的背部穴位,如脾俞、胃俞、小肠俞、大椎、身柱、肺俞、肾俞、命门、次髎等等。

38、脾俞、胃俞、大肠俞、肺俞、天枢、水分、滑肉门、中脘、气海、带脉、足三里、丰隆、曲池,可用抽气罐或火罐拔以上穴位。

39、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

40、另外,用两掌根反复揉搓骶腰部及两侧的肾俞穴,拇指轻轻揉压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增强身体对辐射的抵抗力。

41、肺俞、风门、大椎、脾俞、肾俞、命门、身柱、中脘、下脘等穴位,每伏酌选6个穴位进行贴敷。

42、苏凯说,如果再配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天枢、脐、脾俞、胃俞等穴位,根据腹泻的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制成敷贴,效果会更好。

43、根据规定,天灸疗法选穴多以背部腧穴为主穴,常用腧穴为肺俞、肾俞、脾俞、胃俞、风门、膏盲、定喘、身柱、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

44、五脏俞加膈俞,即心俞、肺俞、脾俞、肝俞、肾俞及膈。

45、另外,秋后常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

46、艾灸时选穴肝俞、脾俞、三焦俞、梁门、中脘、章门、手三里、足三里,采用温灸法与回旋灸交替在胃腹部的位置行灸。

47、在肝俞、心俞、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稍停片刻按揉之。

48、然后按揉脾俞、胃、三焦俞穴各1分钟,最后让患儿取平躺位,用大拇指掐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20次,掐血海穴50次。

49、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