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袋
- 拼音hú dài
- 注音ㄏㄨˊ ㄉㄞˋ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胡袋[ hú dài ]
⒈ 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引证解释
⒈ 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鵚鹙》:“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鵜鶘状。”
胡袋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胡 | hú | 月 | 9画 | 基本字义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⒊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⒋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 |
袋 | dài | 衣 | 11画 | 基本字义 袋 dài(ㄉㄞˋ) ⒈ 用布或皮做的盛东西的器物:袋子。布袋。衣袋。口袋。旅行袋。 ⒉ 量词,用于袋装的东西和水烟、旱烟:一袋儿面粉。一袋烟。 异体字 帒 汉英互译 bag、sack 造字法 形声:从衣、代声 English pocket, bag, sack, pouch |
胡袋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胡袋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