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绶
- 拼音xǐ shòu
- 注音ㄒ一ˇ ㄕㄡˋ
- 繁体璽綬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玺绶[ xǐ shòu ]
⒈ 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
引《汉书·高帝纪下》:“使 陆贾 即授璽綬, 它 稽首称臣。”
《晋书·琅邪王伷传》:“平 吴 之役,率众数万出 涂中,孙晧 奉笺送璽綬,诣 伷 请降。”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 王宗弼 ﹞劫迁 蜀 主及太后后宫诸王于西宫,收其璽綬。”
国语辞典
玺绶[ xǐ shòu ]
⒈ 天子的印章及组绶。借指印玺。
引《后汉书·卷二〇·王霸传》:「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三国演义·第四回》:「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
玺绶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玺 | xǐ | 玉 | 10画 | 基本字义 玺(璽) xǐ(ㄒ一ˇ) ⒈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异体字 璽 鉨 鉩 壐 鈢 汉英互译 royal seal、seal 造字法 形声:从玉、尔声 English imperial signet, royal signet |
绶 | shòu | 纟 | 11画 | 基本字义 绶(綬) shòu(ㄕㄡˋ) ⒈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异体字 綬 造字法 形声:从纟、受声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
玺绶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玺绶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