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誓
- 拼音gào shì
- 注音ㄍㄠˋ ㄕˋ
- 繁体誥誓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诰誓[ gào shì ]
⒈ 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⒉ 借指《尚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君王训诫勉励民众的文告。
引《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
范宁 注:“誥誓,《尚书》六誓七誥是其遗文。五帝之世道化淳备,不须誥誓而信自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唐 虞 流于典謨, 商 夏 被于誥誓。”
范文澜 注:“《尚书》所载皆典謨训誥誓命之文。”
《新唐书·柳浑传》:“浑 跪曰:‘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
⒉ 借指《尚书》。
引《文选·班固<典引>》:“帝者之上仪,誥誓所不及已。”
蔡邕 注:“本事曰誥,戎事曰誓。”
吕延济 注:“誥誓谓《尚书》也。言 汉 帝之仪则,《尚书》所载亦不及也。”
诰誓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誓 | shì | 言 | 14画 | 基本字义 誓 shì(ㄕˋ) ⒈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誓师。誓词。誓愿。誓死。 ⒉ 表示决心的话:发誓。宣誓。立誓。 异体字 䤱 汉英互译 oath、pledgeg、swear、vow 造字法 形声:从言、折声 English swear, pledge; oath |
诰 | gào | 讠 | 9画 | 基本字义 诰(誥) gào(ㄍㄠˋ) ⒈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⒉ 告诫,勉励:自诰。诰诫。 ⒊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异体字 誥 造字法 形声:从讠、告声 English inform, notify, admonish, order |
诰誓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诰誓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