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卫
- 拼音wǔ wèi
- 注音ㄨˇ ㄨㄟˋ
- 繁体武衛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武卫[ wǔ wèi ]
⒈ 谓以武力藩卫。军制名。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武力藩卫。
引《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
《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
⒉ 军制名。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 因 隋 制。 宋 沿其制。 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 清 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 王莽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武卫》:“后汉 末, 曹公 为丞相,有分营。 魏武帝 置武卫将军。 隋 始分左右。 《续事始》曰:魏 许褚 从 太祖 破 马超,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 褚 始也。”
国语辞典
武卫[ wǔ wèi ]
⒈ 禁军之称,历代多有之。如汉末曹操为丞相,设武卫营。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因隋制,宋复因循。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⒉ 强而有力的护卫。
引《书经·禹贡》:「二百里奋武卫。」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
武卫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武 | wǔ | 止 | 8画 | 基本字义 武 wǔ(ㄨˇ) ⒈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⒉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⒊ 半步,泛指脚步:步武。踵武。行( xíng )不数武。 ⒋ 姓。 异体字 䟼 汉英互译 fierce、military、valiant、wushu 相关字词 文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ilitary; martial, warlike |
卫 | wèi | 卩 | 3画 | 基本字义 卫(衛) wèi(ㄨㄟˋ) ⒈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⒉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⒊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⒋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⒌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⒍ 姓。 异体字 衛 䘙 汉英互译 defend、guard、protec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uard, protect, defend |
武卫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武卫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