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鼎
- 拼音wèi dǐng
- 注音ㄨㄟˋ ㄉ一ㄥˇ
- 繁体衛鼎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卫鼎[ wèi dǐng ]
⒈ 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卫国 记载 孔悝 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引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思 卫 鼎之垂文,想 晋 钟之遗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魏颗 纪勋于景鐘, 孔悝 表勤於 卫 鼎。”
卫鼎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卫 | wèi | 卩 | 3画 | 基本字义 卫(衛) wèi(ㄨㄟˋ) ⒈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⒉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⒊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⒋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⒌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⒍ 姓。 异体字 衛 䘙 汉英互译 defend、guard、protec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uard, protect, defend |
鼎 | dǐng | 鼎 | 12画 | 基本字义 鼎 dǐng(ㄉ一ㄥˇ)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⒉ 锅:鼎罐。鼎锅。 ⒊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当,正在:鼎盛( shèng )。 异体字 㫀 鐤 鼑 䁀 汉英互译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
卫鼎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卫鼎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