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镊
- 拼音chāi niè
- 注音ㄔㄞ ㄋ一ㄝˋ
- 繁体釵鑷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钗镊[ chāi niè ]
⒈ 首端缀有垂饰之钗。
引证解释
⒈ 首端缀有垂饰之钗。
引《南齐书·皇后传·文安王皇后》:“太子为宫人製新丽衣裳及首饰,而后牀帷陈设故旧,釵镊十餘枚。”
《南齐书·周盘龙传》:“上送金釵镊二十枚,手敕曰:‘餉 周公 阿杜。’”
钗镊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镊 | niè | 钅 | 15画 | 基本字义 镊(鑷) niè(ㄋ一ㄝˋ) ⒈ 夹取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通称“镊子”。 ⒉ 用镊子夹。 ⒊ 首饰,发夹,古代簪端的垂饰。 异体字 鑷 造字法 形声:从钅、聂声 English tweezers, forceps, pincers |
钗 | chāi | 钅 | 8画 | 基本字义 钗(釵) chāi(ㄔㄞ) ⒈ 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金钗。玉钗。裙钗(旧指妇女。亦称“钗裙”)。荆钗布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异体字 釵 汉英互译 hairpin 造字法 形声:从钅、叉声 English ornamental hairpin |
钗镊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钗镊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