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
- 拼音gǔ suì bǔ
- 注音ㄍㄨˇ ㄙㄨㄟˋ ㄅㄨˇ
- 繁体骨碎補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骨碎补[ gǔ suì bǔ ]
⒈ 多年生蕨类植物。羽状复叶,小叶三角形和卵圆形,根茎细长,肉质,多长在树干或岩石上。根茎入药,治骨折、创伤等。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蕨类植物。羽状复叶,小叶三角形和卵圆形,根茎细长,肉质,多长在树干或岩石上。根茎入药,治骨折、创伤等。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预知子、不留行、骨碎补、益母、狼毒,以性名者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骨碎补》﹝释名﹞引 陈藏器 曰:“骨碎补本名猴薑。 开元 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
国语辞典
骨碎补[ gǔ suì bǔ ]
⒈ 植物名。骨碎补科骨碎补属,落叶性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淡褐色至暗褐色,上面生线状披针形鳞片。叶柄三角形至五角形。一般供观赏,亦可入药。
骨碎补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碎 | suì | 石 | 13画 | 基本字义 碎 suì(ㄙㄨㄟˋ) ⒈ 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或零块:碎裂。粉碎。粉身碎骨。 ⒉ 零星,不完整:碎屑。琐碎。碎琼。支离破碎。 ⒊ 说话唠叨:嘴碎。闲言碎语。 异体字 砕 汉英互译 break to pieces、broken、gabby、garrulous、smash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reak, smash; broken, busted |
骨 | gǔ gū | 骨 | 9画 | 基本字义 骨 gǔ(ㄍㄨˇ) ⒈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⒉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⒊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⒋ 指人 |
补 | bǔ | 衤 | 7画 | 基本字义 补(補) bǔ(ㄅㄨˇ) ⒈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⒉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⒊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异体字 補 䋠 汉英互译 fill、mend、patch、repair 相关字词 挖、剜 造字法 形声:从衤、卜声 English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
骨碎补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骨碎补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