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于胡底
- 拼音yī yú hú dǐ
- 注音一 ㄩˊ ㄏㄨˊ ㄉ一ˇ
- 词性暂无词性信息
- 组合暂无组合信息
词语解释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
⒈ 要到什么地步才算完(含不堪设想意,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例将来为祸天下后世,正不知伊于胡底呢?——《痛史》
英where will it all end;
引证解释
⒈ 见“伊于胡底”。亦作“伊於胡底”。谓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引《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郑玄 笺:“于,往;底,至也。”
高亨 注:“伊,推……底,物的下部,此指最后境地。此句言:将弄到什么地步?”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近科的文章本也华靡过甚,我们既奉命来此,若不趁此着实洗伐一番,伊於胡底?诸公把这话奉为準绳罢。”
清 林则徐 《参劾因循不振之镇将沉镇邦等分别降勒休摺》:“沉镇邦 一味因循,含糊饰禀,若不严参示儆,是 南澳 一带,前船虽已押回缴土,而后船又復踵至售私,藏垢纳污,伊於胡底。”
国语辞典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
⒈ 伊,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止。伊于胡底意谓不知将落到什么地步为止。比喻后果不堪设想。
引《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近如何了局
伊于胡底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于 | yú | 二 | 3画 | 基本字义 于 yú(ㄩˊ) ⒈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⒉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⒊ 姓。 异体字 丂 亏 亐 於 汉英互译 for、of、to、when、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 on, at; go to; surnam |
伊 | yī | 亻 | 6画 | 基本字义 伊 yī(一) ⒈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⒉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⒊ 姓。 异体字 洢 汉英互译 he or she 造字法 形声:从亻、尹声 English third person pronoun; he, she, this, that |
胡 | hú | 月 | 9画 | 基本字义 胡(鬍) hú(ㄏㄨˊ) ⒈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⒉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⒊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⒋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⒌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⒍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 |
底 | dǐ de | 广 | 8画 | 基本字义 底 dǐ(ㄉ一ˇ) ⒈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⒉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⒊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⒋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⒌ 何,什么:底事伤感。 ⒍ 古同“抵”,达到。 其他字义 底 de(˙ㄉㄜ) ⒈ 同“的”。 异体字 㡳 汉英互译 bottom、fundus 相关字词 顶 |
伊于胡底的近义词
- 暂无近义词信息
伊于胡底的反义词
- 暂无反义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