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
译文
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
注释
焚书坑:秦始皇焚烧诗书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书籍烧光。帝业:皇帝的事业。这里指秦始皇统治天下,巩固统治地位的事业。虚:空虚。
关河:代指险固的地理形势。关:函谷关。河:黄河。空锁:白白地扼守着。祖龙居:秦始皇的故居,指咸阳。祖龙:代指秦始皇。
山东:崤函之东。一说指太行山之东,即为秦始皇所灭的六国旧有之地。
刘项:刘邦和项羽,秦末两支主要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不读书:刘邦年青时是市井无赖,项羽年青时习武,两人都没读多少书。
创作背景
秦始皇消灭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13年(始皇三十四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前212年(始皇三十五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诗词推荐
-
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
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
-
父老见枯朽,皆从童稚年。孙枝复秀色,仙事故依然。
巢鹤千龄异,源泉一溉偏。颇笑海棕陋,崎岖留在绵。
-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
小小扁舟一叶长,平生活计水云乡。夜寒独拥蓑衣睡,风送溪花入梦香。
-
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
馀寒犹是连寒食。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
文园多病何人惜。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