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
译文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注释
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虏弦开:指回鹘南侵。
云外:一作“云际”。
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胡:指回鹘,也称回纥。
莫厌:一作“好是”。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杜牧](https://www.chaxiaow.com/uploads/shici/95fbb4f708db73bd1e19387a189501e8.jpg)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诗词推荐
-
父老见枯朽,皆从童稚年。孙枝复秀色,仙事故依然。
巢鹤千龄异,源泉一溉偏。颇笑海棕陋,崎岖留在绵。
-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
乌衣过客。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
馀寒犹是连寒食。强偷眄、清明天色。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
文园多病何人惜。有鬓影、参差知得。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
小小扁舟一叶长,平生活计水云乡。夜寒独拥蓑衣睡,风送溪花入梦香。
-
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
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