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纪昀

纪昀

清代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年),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人称茶星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昀,北迁已十四世。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午时纪昀出生,属龙,纪昀为纪容舒次子。

雍正五年(1727年),授课于及孺爱先生,这年第一次见到父亲。

雍正八年(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优异的成绩得‘神童’绰号。纪昀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

清乾隆五年(1740年),17岁的纪昀就跟邻县20岁的马氏成婚,纪昀先后有一位夫人和六房妾。

初入仕途
清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参加科试,获第一名;纪昀开始自满起来,同年长子降生,取名纪汝佶。次年乾隆九年(1744年 ),回乡乡试,纪昀所作破题,只考了个四等。

乾隆十二年(1747年),纪昀再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

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天,参加会试,由于太过自负而被挡在了进士的门槛之外。

乾隆十五年(1750年),四月十六日,纪昀母亲去世,纪昀居丧守孝直到乾隆十七年八月。

乾隆十六年(1751年),纪昀在家守孝,没能参加这年的会试。次年朝廷为祝贺皇太后六旬大寿特开恩科,八月举行会试,纪昀孝服刚除没有参加。

乾隆十九(1754年),纪昀等来了正科会试,考了第二十二名,会试后是殿试,殿试后揭榜,纪昀考了二甲第四。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为官经历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纪昀伴驾热河。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英武殿纂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任功臣馆总纂。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国史馆总纂。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任方略馆总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到五月初四,纪昀伴驾南巡。五月,奉命视学福建,官阶提督学政。

乾隆三十年(1765年),纪昀父亲纪容舒在献县崔尔庄病故,纪昀回家服丧三年。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贵州都匀知府。乾隆帝认为纪昀学问优胜,到外省做官不能尽其所长,将其留在身边。同年四月,提升为侍学士。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同年十月,被遣戍乌鲁木齐赎罪。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乾隆帝修书需要,由刘统勋荐举,将其从新疆召回,六月初至京师,暂居珠巢街,受诏校秘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历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尚书。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纪昀次子汝传在担任九江府通判时因渎职拖欠赋税而犯法,纪昀受牵连,吏部决定将其降职调任,乾隆知道后改判为降三级留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纪昀被提拔为侍读学士,担任文渊阁直阁事。二月,调侍讲学士。大金川首领索诺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荡平。纪昀纂《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九月,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纪昀被提升为詹事府詹事。四月,又提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元宵刚过,乾隆第五次南巡,纪昀伴驾。纪昀奉旨和陆锡熊、孙士毅等共同领纂《历代官职表》至乾隆五十四年完成。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纪昀任《契丹国志》总纂官。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陆锡熊奉旨总纂《河源纪略》于乾隆四十九年完成。同年《四库全书》完成。

晚年经历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隆在乾清宫摆千叟宴,纪昀参加。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前往热河避暑,纪昀伴驾。

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任《八旗通志》馆总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纪昀伴驾第六次南巡。

乾隆六十年(1795年), 纪昀夫人马氏去世。

清嘉庆元年(1796年),任兵部尚书,移任左都御史。次年,又迁任吏部尚书。任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嘉庆八年(1803年),六月十五日纪昀八十寿辰。

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十四日,酉时,82岁的纪昀病逝于京城。

纪昀的诗文

  • 逢场作戏又何妨,红粉青娥闹扫妆。仿佛徐娘风韵在,庐陵莫笑老刘郎。

  • 老去何戡出玉门,一声楚调最消魂。低徊唱煞红绫裤,四座衣裳宛酒痕。

  •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 稗史荒唐半不经,渔樵闲话野人听。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 秋山高不极,盘磴入烟雾。仄径莓苔滑,猿猱不敢步,杖策陟巉岩,披榛寻微路。

    直上万峰巅,振衣独四顾。秋风天半来,奋迅号林树。

    俯见豺狼蹲,侧闻虎豹怒。立久心茫茫,悄然生巩惧。

    置身岂不高,时有蹉跌虑。徙倚将何依,凄切悲霜露。

    微言如可闻,冀与孙登遇。

  • 声声鶗鴂东风急,瞥眼飞红觅不及。蝶衣粉褪碎缡褷,香魂犹抱空枝泣。

    斜阳芳草谁长吟,别鹤一曲伤春心。手中尺半铁绰板,铸成曾费千黄金。

    可怜破衲重重补,不是寻常春线缕。柔情宛转引成丝,百折千回无处数。

    缠头十万酣春风,倾家买笑宁惟公。乞食落魄不自讳,嗟哉兀傲真英雄。

    闻有丹青传好事,吾虽未见知其意。绿惨红愁儿女情,天高地阔风云气。

  • 黄神符已合,玄女图先献。尚留榆罔潺,方遘蚩尤乱。

    秦陇突鸱鸣,中冀惊龙战。骇浪荡沃焦,妖星临震旦。

    数穷幽兰轩,系赘灵光殿。蟠井笑黄龙,渡江闻白雁。

    是炳势已危,阎马权仍擅。运方值百六,险岂当十万。

    蚁穴侯王空,牛角山河换。嗟哉玉马朝,凄矣铜驼叹。

    谁知松桧林,别有渔樵伴。荐早谢元长,寿耻祝师宪。

    颍水不事尧,桃源刚识汉。诗筒自往还,酒国时游宴。

    四皓才少一,六逸适得半。自咏田家诗,寄怀《高士传》。

    迹偶托仙佛,心原游汗漫。人往风已微,画图如觌面。

    天外冥冥鸿,落影瞥一见。何人挥五弦,目送烟霄畔。

  • 冯夷排浪东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雷车百万坼北走,平吞气欲无徐州。

    千里一泻只瞬息,盘涡十丈谁敢投。颠风横簸浪三尺,篙师欲渡时还休。

    清河渡口势颇敛,往来南北通咽喉。我来又值十月后,清霜已降洪涛收。

    官舫推篷望两岸,寒波犹拍长天浮。微风才觉掠旗脚,高浪已骇冲船头。

    龙骧万斛如一叶,欹侧掀舞不自由。众手捩舵呼邪许,樯乌一转回万牛。

    屈伸臂顷已十里,瞥然何止鹰离韝。桃花想见三月涨,澒洞万顷风烟浮。

    回帆脱手傥一失,咫尺便入鲛宫游。区区忠信宁敢仗,所凭王命轻阳侯。

    回头却顾真险绝,微茫淮济非其俦。九折东泻自太古,荡潏为患从商周。

    汉唐而下日聚讼,捍御至竟无良筹。书生每喜谈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谋。

    世间万事须阅历,百不一效空贻羞。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趋邗沟。

    挑镫夜读河渠志,咄哉纸上谈戈矛。

  • 犊车辘轣满长街,火树银花对对排。无数红裙乱招手,游人拾得凤凰鞋。

  • 摇曳兰桡唱采莲,春风明月放灯天。秦人只识连钱马,谁教歌儿荡画船。

纪昀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