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林景熙

林景熙

宋代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主要成就

诗歌
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大不同于其同乡前辈—“四灵派”诗人。面对鼎革之际,山河破碎、民生艰危的局面,诗人并没有啸傲山林、寄情田园,而是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宋朝末年,民族斗争剧烈,阶级矛盾深化,人民灾难重重。林景熙作为一个深感亡国之痛的爱国志士和文学家,其作品处处充满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深深眷恋,对民族兴衰存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疾苦寄于无限的同情。他的诗文风格幽婉,沉郁悲凉。论诗主张“诗文归一”、“根于性情”。他的诗歌大多以自然达意的联想,托物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来揭示自己心灵深处亡国隐痛的情思和起到了对侵略者狰狞面目进行淋漓尽致的暴露,对在民族危难关头卖国求荣、投敌变节的民族败类进行无情鞭挞和对在抗击外来侵略势力、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而捐躯的死难者无限敬仰的效果和愿望。如他的五言律诗《枯树》篇:“凋悴缘何事,青青忆旧丛。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暑路行人惜,寒巢宿鸟空。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40个字落落简篇,用托物比兴的手法,精粹简练的语言,意深笔婉地揭露了在元朝统治阶级的屠刀与铁蹄之下,故国山河处处一片焦土,人民流离颠沛、无家可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聊生的悲惨局面。又如《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触景生情,借景写怀,沉郁苍凉,其哀国怀旧之情,感人至深。

同时林景熙在作品中还流露了强烈的复国愿望。《枯树》中,“有枝撑夜月,无叶起秋风”暗示为复国而努力的志士尚在,只是力量还不足;“倘留心不死,嘘拂待春工”,巧妙地将“树心”比“人心”,只要人心不变,到适当的时候一定会达到复国目的。这是一首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等待时机,赶走侵略者,实现复国目的、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

林景熙作诗没有像某些诗人一样专事一体,而是不拘一格,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白石樵唱》中各体均有佳作问世。体裁的多样化,不仅显示了他开阔的创作视阈,而且有利于他在广袤的文学天地里成就新的建树。

传道
林景熙于德祐二年(1276 年)辞官引归,后“往来吴、越间,殆二十余年”,并以“湖海客”自称。他放弃仕途的林景熙踯躅于故国山水之间,朝夕与猿鹤为伍(《寄四明陈懋阳》:不如息我躯,猿鹤与朝夕),与鸥鹭为伴(《题水云深处》: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像已所仰慕的谢灵运那样,过起了“坐啸山水城”(《登谢客岩》)、“乃乐烟水宽”(《简卫山斋》)的生活。林景熙墓(10张) 林景熙在宋亡之后,虽然不曾剃度为僧或者乘鹤仙游,但是却积极地与僧侣、道士为友,展开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并经常形诸吟咏,与当地的其他遗民诗人组成了一个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遗民群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体活动。林景熙成了联系平阳、会稽两个遗民集团的枢纽人物,正是他的穿针引线,使得两个遗民集团之间互通声气、互相感召、互相激发,在思想上沟通联合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反元阵营,他们进行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交往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灵交感。

人物生平

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林景熙出生于平阳腾蛟带溪林泗源。林家兄弟三人(一说四人),景熙居第二。长兄林景怡,字德和,号晓山,从事教育工作,为当地乡校主持人,人品高洁,有诗作传世。季弟林景英,字德渊。

景熙自幼聪颖,好读书,20岁时已有诗名。被举荐到首都临安,就读太学。宋时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考试合格,选升内舍,再由内舍选升上舍。内舍、上舍均有限额。上舍考试上等,即可授职,称“上舍释褐”,荣耀等同进士登第。

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军在伯颜率领下进入建康,临安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可恨那些大臣们尚在勾心斗角。景熙眼看国事已无可为,不久便弃官归里,隐居平阳县城白石巷。

德祐二年(1276)春,在临安陷落前,益王、广王逃离临安,闰三月陆秀夫等在温州江心寺,奉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副之。

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林景熙应会稽王英孙的邀请,来到越中。“一曲危栏人独倚,江山浑在梦中看。”宋亡后,贵公子出身的王孙英,在这样百无聊赖的心情下,延致四方名土,啸傲泉石,饮酒赋诗,这是反元情绪一种无可奈何的发泄。景熙在越中先接触了谢翱、唐珏、胡侨等富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志士。

南宋祥兴二年(1279)二月,厓山(今作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消息传来,林景熙与陈则翁等人秘密举行哭祭。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总统江南释教的札木杨喇勒智(杨琏真珈)为了盗取来皇陵中的金玉宝玩,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这时林景照正在会稽,出于民族义愤,与郑朴翁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冬青花》诗:“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又作《梦中诗》四首,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八周年忌日,好友谢翱登富春山西台哭祭,写了《西台恸哭记》,又寄诗给林景熙,林景熙写了《酬谢皋父见寄》,一开头便说:“入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意为:古人不得志,则隐居山林,或遁迹江海,如今国亡,何处去找一方净土呢?因悲叹:“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元成宗大德初年,林景熙开始他的漫游。先后到过杭州、华亭、苏州无锡镇江湖州以及严陵等地。写了许多寄托爱国之情的纪游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也以诗文相互勉励。他重过故宫,江山易主,景物全非,发出“王气销南渡,僧坊聚北宗。烟深凝碧树,草没景阳钟”的感叹。过葛岭时,他对已被杀死的权奸贾似道,还责问“误国竟何言!”

景熙归隐后,曾说不再与闻世事,但当他听到谢枋得不与元朝合作,绝食而死,十分钦佩,他写道:“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他听到家铉翁放归,呈诗说:“衣冠万里风尘老,名节千年日月悬。”把他比作苏武,表示无限景仰。同时,他以犀利的笔锋,借秦吉了和孙供奉,对那些寡廉鲜耻的叛将贰臣,予以痛斥。

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景熙到58岁后,才大部分时间住在平阳,他在马鞍山麓建了一所超奥别业,教授生徒,过着清贫的生活,以颜回草食瓢钦、乐在其中来自我解嘲。但他还是关心世事。

大德四年(1300)他为判官王秉仁写了《平阳县治记》使人们知道平阳建县的历史。

大德五年(1301),他写了《公溥堂记》向州守孙筠进了药石之言,希望他能为老百姓做些好事。

大德十年(1306),州判皮元修了阴均陡门,他欣然为其作记。

大德十一年(1307),《平阳州志》修成,他作了序言。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景熙67岁,忽然游兴勃发,北上杭州。来往吴越日久,时感思念家乡,渐觉体力不支。他在杭州患疾,自觉不宜久留异地而挥泪诀别友人回到平阳家乡。

林景熙在家卧病两年后,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饮恨辞世,享年69岁。晚年,他把自己的诗文收集起来,编成杂文十卷,诗六卷,诗集名《白石樵唱》。

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林景熙逝世后二十四年,同里章祖程的《白石樵唱》注释本问世。

林景熙的诗文

  • 云湿林腥隐右扉,不知何代有龙归。

    却疑此洞地无底,下挟沧溟作雨飞。

  • 读君丁卯集,想此建桥时。

    荒草一区宅,清风七字诗。

    吴云含静熊,郢树寄余悲。

    落日空怀古,长歌知不知。

  • 俗驾不曾到,瘦筇时复携。

    肺肝清涧饮,鬓发老岩栖。

    野巷犹鸡犬,春城自鼓鞞。

    未应人世外,别有武陵溪。

  • 近交纸薄云翻手,旧梦冠空雪满颠。

    却忆画船曾听处,夕阳高柳断桥边。

  • 蜀波万里与淮连,扬子江心浪折天。

    陆羽当年亦奇士,骊龙蛰处识名泉。

    金鳌背上汲清泠,僧说龙移远脉灵。

    若定此泉为第一,惠山未必服中{左氵右霝}。

  • 露洗檀心迥绝尘,猩袍曾受百花臣。

    东风唤起清平曲,西洛移来富贵春。

    金缕杯深如劝客,香霞幄暖欲薰人。

    年年此地开芳席,看到儿孙色更新。

  • 薰风短棹水粼粼,老鹤疏林寂不闻。

    内史祠荒残碣雨,黄门书冷半堆云。

    猎肠斜日分桑坞,驰道秋深走鹿群。

    寥落一觞谁吊古,渔乡烟景客平分。

  •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

    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

    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

    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

    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

    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

    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

    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邻。

    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久乃与之忘,一洗耳目垢。

    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

    神仙亦爱奇,临流并琼玖。

    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缅怀玉扃翁,不受荒幻诱。

    尔来谒空祠,采苹奠玄酒。

    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

    逝者固如斯,川上叹鲁叟。

  • 一声新雁荻花秋,片月吴松共客舟。

    却忆去年今夜月,思君独上越山楼。

林景熙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