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士族造句

“士族”的解释

士族[shì zú] 士族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世族有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几大世家(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 陈郡袁氏 兰陵萧氏) 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用“士族”造句

1、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

2、故士族一旦获得公认,就成为社会仰慕的对象,成为相对独立于统治意识形态的文化标准,不许清流所不容的寒人浊官商人巨贾所玷污,抵御政治入侵以至于唐朝,维系文化法脉,不绝如缕。

3、出身于高门士族的谢灵运对政治抱有极高的期望值,在官场险恶的斗争中,他一直是一个不识时务者,是一个失败者。31、你为了一块不识时务的牛肉放我鸽子?

4、出身于高门士族的谢灵运对政治抱有极高的期望值,在官场险恶的斗争中,他一直是一个不识时务者,是一个失败者。

5、随着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其家族显支受到了高门士族社会文化习尚的影响,其门风迅速雅化。

6、袁太医这个姓真是好呀,袁字中间一个口,上骗士族下骗布衣,自己医不好的病人,别人医好了,那就是妖术?阿彩

7、最开始是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即士族琅邪王氏与皇帝司马氏共治天下。

8、四明士族的交游与聚会,是以个人或家族关系网络开展,进而提升四明地区整体文化及公共建设的水准。

9、西晋时期,士族已经拥有大量财富,经济实力雄厚,并形成庸俗的金钱财富观。

10、兰陵萧氏自晋宋之际以勋业进入社会上层之后,受到士族文化影响。

11、六朝时期,士族大家随着政权更替而沉浮不定。颜氏家族独树一帜,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人才辈出,冠冕不绝。

12、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依次为:一、门阀士族奢侈性消费之表现.

13、谢灵运和鲍照分属于南朝社会中士族与素族不同的两极,对于建安文学的关注自然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14、第五节讨论楼氏与四明士族一起推动的社会文化活动,对地方上产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15、世族是士族发展的终极化和最后形态.

16、当时的监修国史令狐德棻出身在“世为西土冠冕”的士族之家,门第观念、世族思想也很深。

17、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18、把持政权、居位执政的侨性高门士族为第一流高门,其他位望稍逊的侨姓高门和南土高门为二流高门。

19、天仁大陆是儒道世界,遵从三纲五常,一家之中,拥有士族身份的家主最大。

20、三道二佛儒四派,南北士族皆豪强,又有寒门子千千万,亡国余子再兴波,外有强族窥江山。

21、陆诨出生于江南士族,在东阳任著作郎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欲求,酷爱强奸家中的侍婢,用现在的话说应该算是制服控。

22、而这时,又恰逢兖州士族,天下名士边让出口成脏的侮蔑曹操,曹操一气之下,下令将边让抓起来。

23、本书架空历史,非争霸;内含士族争斗,朝堂内外;混以轻武侠,情感元素;——前世他病重而亡,怎料却穿越至古代大唐,成了最讨厌的膏梁子弟。

24、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25、因为葛仙翁出身江南士族,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经常到山上砍柴换取纸笔;成年后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一生著述甚丰,可以说是当世仙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26、颜之推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

27、所谓的士族家学渊源便是指专学一门学说,或一本书。

28、李无锋出生于大陆东部的唐河帝国首都中州一个没落士族家庭。

29、在关陇贵族集团取得对寒族官僚势力第一回合的胜利之后,需要突出门阀士族的地位。

30、这不过是看着玩而已,哪一部三国也不会给我们介绍寒族和士族的阶级斗争。

31、可见,在封建*制社会里,无论是世族士族,还是寒族庶族,只要擅权营利,视公器为囊中私物,奢靡豪侈的吃喝风必定炽盛。

32、桑植的爷爷为人刚正不阿,喜欢打抱不平,虽是士族,对待平民百姓却很和善。

33、谢安对桓氏的宽怀大度,对团结其他士族,共同维护晋室,起了积极的作用。

34、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

35、史前文化,源远流长;先商之始,邦畿之地;诸侯称雄,中山崛起;秦汉郡国,常山之富;门阀士族,佛教兴起。

36、皇上近年来提拔寒门将相,惩贪腐,任循吏,步步削夺士族重权。

37、因此也不能说中古士族社会是一个阶层流动停滞的时代,只是由于郡望不变,表面上的恒定不变掩饰了其内部所发生的可观的甚至是持续的变化。

38、此时天尚未亮,在五艘巨舰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他宇文阀的兴起,使南方士族变失去往日的光辉……

39、谁让我们糜家是商人出身,虽然僮客万人,货殖巨亿,但在这些士族眼里,我们不过是利字当先的奸猾商人。

40、袁绍胜,天下就是士族和儒家的;曹操胜,新政权和新秩序就将由寒族和法家来建立了。

41、除了原来的贵族和明治维新中建功立勋者变成“华族”,农民、手工业工人、商人以及从事其他杂业的民众变成“平民”以外,武士全部变成了“士族”。

42、可是这天理昭昭,是非黑白,竟然能如此颠倒,再看堂上那些士族子弟讥讽的脸色,王烈只觉得如坠冰窟一般。

43、依附于邓家士族当了一名家丁,原本很知足的他期望着平平安安的过上一辈子,靠那微薄的月利贴补一下父母。

44、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寒族乘机以军功崛起,打破了门阀士族一统天下的局面。

45、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黄巾之祸,实已断我大汉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

46、除了士族分为了文府与武家外,还分为了上、中、下九品三等,又被称为上三家、中三家和三下家。

47、他们对政敌残酷无情,对士族宽容放纵,社会丧失了公正感,陷入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的境地。

48、那些士族和官员在城内都有不少家产,见谭总兵愿领兵抗敌,自是纷纷拥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49、刘大人!小心隔墙有耳,万事不可急躁,这些士族都是深根蒂固的顽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清除的,而且这些人和郡守都是熟识,得罪不得!

50、首辅吕不群领衔的吕党,大将军兵部尚书陆思法为首的陆党,吏部尚书李元之为首的李党,门下省侍中张臣为代表的士族党,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