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管仲造句

“管仲”的解释

管仲[guǎn zhòng] 管仲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用“管仲”造句

1、昔者吾先君桓公,明君也,而管仲贤相也。夫以贤相佐明君,而东门防全也。古者不为,殆有为也。

2、这段话要言不烦,对管仲做了全面的肯定性评价。

3、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

4、有胸怀者能荐贤,如春秋时齐国鲍叔牙力荐管仲,自己甘居其下;如塞内加尔第一任总统桑戈尔让位于迪乌夫,自己乐于隐退。这样的胸怀,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都是十分有益的。

5、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司马迁

6、第一阶段自西周初叶姜太公封齐始,至春秋前中期管仲改革止。

7、管仲的政策思想丰富而富有影响力。

8、他答道:管仲曾是齐王的敌人,但齐王后来让他做了齐国的相国,帮助他完成了霸业。

9、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10、阜阳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

11、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和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管仲的“四民分业”思想、盐铁专营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制上的大胆试验,皆具开创之功,它们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吴晓波

12、当时人们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却称赞鲍叔牙的知人.

13、“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14、鲍叔牙一面快马向齐桓公报信,一面命人在管仲避难的地方高筑拜相台,宣读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诏书。

15、夫子虽然不耻管仲小器,却也曾经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6、司马迁写管仲,是以鲍叔让贤和管仲为政为主要内容,突出的是管仲之才,而写晏婴是以其赎贤、荐贤和“节俭力行”为主,突出的是晏婴之品。

17、相公因2000多年前的春秋名相管仲在此居住而得名,历史上有名的管鲍分金、鲍叔牙替管仲千里探母的故事广为流传,大范庄遗址出土的蛋壳陶闻名全国。

18、管仲、鲍叔牙青年立身报国,先正齐国,扶助小白为齐桓公;后以齐霸,领导齐国尊周而为东周首霸,一匡天下。

19、管仲通晓兵法,没有万全之计不会发兵。

20、真名论坛《管仲陷阱———解读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钥匙》认为,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为历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

21、管仲问他都学了些什么东西,放牛人应对如流。

22、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卿”,尊称“仲父”,并支持他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日强,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

23、次日清晨,李炎、屏儿、赵蕾、金花婆婆、管仲之几个辞别萧铁林和赵无双寺人准备起程,而梅儿则留下暂作婢女。

24、最恨的是你,因为你是我学习上竞争的“敌人”;最爱的也是你,因为你是我成长中为鉴的友人。今日一别,犹如管仲之失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何处去寻找我最爱的“挚友”。

25、最恨的是您,果为您是我进建上开做的“恩人”;最爱的也是您,果为您是我生少中为鉴的朋友。旧日一别,如同管仲之得鲍叔牙,茫茫天涯,叫我到那边去寻寻我最爱的“好友”。

26、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仁和,明阴阳,懂八卦,知奇门,晓盾甲,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之外,自比乐毅、管仲之贤。

27、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闇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28、字,简直是笑的前仰后合,但是,奇迹随即发生了,那些导弹竟然真的停在了半空中,伴随着管仲的“回”。

29、另外,古代汉族的交领衣往往为右衽,而左衽通常是所谓“夷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的风俗,因此孔子才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议论。

30、无才者只要有家世背景,即便是白丁白痴,也能窃居高位;才高八斗者,即使有管仲乐毅大才,没有“关系”,也极难上位。

31、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推金相让,宽厚为怀,“管鲍分金”遂成为千古美谈。

32、春秋时,管仲在回答齐桓公“何以为国”的询问时,提出了“官山海”、“正盐策”的主张,就是在把盐业资源收归国有的同时,建立盐的税征、专卖制度。

33、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

34、顾及与江黄外交结盟可能发生的负效应,管仲提出拒绝其入盟,这一思想也反映了春秋前期块状政治关系的不可移易性。

35、我们的古人有“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一人得位,天下大治”的格言,周得太公望而代商而兴,齐桓公得管仲而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势成三分……

36、透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管仲的德治思想,他将“礼、义、廉、耻”放在立国安邦的高度,由此足见四维的重要性。

37、再如管仲“六兴”中的“振其穷”,其具体内容是“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就是给饥寒交迫者以救济。

38、他们甚至去想,什么李悝、吴起、商鞅、管仲、桑弘羊,在那时你们厉害,有本事你们到现在的大唐试试?你们那点政治、经济手段,实在是太弱了。

39、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

40、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有法不正,有度不直则治辟,治辟则国乱”的警世名言。

41、莒国的情报网络确实很厉害,没过几天就有关于姜纠的消息传回来——他已经逃到了鲁国,要不是管仲在身边,或许半路就被公孙无知的人干掉了。

42、陈文台先生群也是早有耳闻,足可比管仲、乐毅,为难得的王佐之材。

43、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管仲集娼门七百人,建官妓七处。

44、管仲既不是土生土长的齐国人,也不像高子、国子一样是世代辅佐齐国的重臣,齐桓公却将他拜为“仲父”,并任由他主持齐国军政大事。

45、姑娘身处虎穴龙潭之中,独运匠心,以鬼神莫测之机,玩弄老贼于鼓掌之中,虽子牙复生,管仲再世,亦不遑多让也。

46、这管仲虽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但心胸非常狭隘,妒贤忌能。

47、孔子回答说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称霸于诸侯,匡扶天下,才是大仁,怎么可以像平常百姓一般为守小节,自经于沟渎。

48、(霸显)霸是威服诸侯,显是扬名列同,“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49、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

50、他在口眼揶揄之后,引用了管仲的“畏威如疾,民之上也,从怀如流,民之下也”,以及“燕安鸩毒,不可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