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部首查字 拼音查字 笔画查字 结构查字 二叠字 三叠字 四叠字 多音字 汉字笔顺 汉字拆字
词典相关
汉语词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 近义词 造句大全
诗词大全
诗词分类 诗人大全 诗词名句 诗词大全
英语词典
英语单词 高中英语 CET4英语 CET6英语 TOEFL英语 考研英语 IELTS英语 GRE英语 英语词典 汉英字典 汉英词典 英语短语

三纲造句

“三纲”的解释

三纲[sān gāng] 三纲 古时三纲 代表的是粮食 “三纲”是出自西汉大儒董仲舒而是有西汉大儒董仲舒发现古时所写。而后世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出自《礼纬·含文嘉》。三纲本身并不具备什么要求,而是人们对于社会秩序规律的一种普遍认识,而不是一种主张。即臣喜欢效法君主的行为,子喜欢效法父的行为,妻喜欢效法夫的行为,于是总结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君为臣之表率,父为子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即出于这种认识。作为君权社会的文化产物,已不适用于人权平等的现代社会。

用“三纲”造句

1、 中国首重三纲而西人最明平等。

2、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3、 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文化运动,对维系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4、 我们应该对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进行猛烈抨击。

5、 骆驼生驴子,怪种。你得好好的学习一下小时候的三纲五常,行为规范点。

6、 先秦礼教不同于封建礼教,封建礼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先秦礼教的本质则是以“五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7、 大本一心也,大几万变也,大法三纲也。胡宏

8、 天仁大陆是儒道世界,遵从三纲五常,一家之中,拥有士族身份的家主最大。

9、 无妨,你担心的也在理,总之本官在朝一天,这三纲五常,总的颠倒不了的!

10、 虽然我一再希望她直呼我的名字,但她总能摆出一堆三纲五常之类的大道理令我哑口无言,我自问不论口才还是见识都和她差得远,所以也只能由着她了。

11、 他们不能反抗,三纲五常的法则就像钉子一样深深钉在他们的灵魂上,容不得他们去违背。

12、 然,世人虽困七情六欲,守三纲五常,若得正道,亦可登云驾鹤,飞升仙界。

13、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

14、 (三纲之义,乃起于礼别尊卑,始于夫妇,终于君臣,共贯同条,不可偏废者也。

15、 我且问你,可知三纲五常?何为三纲?

16、 众人无不大惊,此时封建礼教之风甚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无一不可逾越,再者江湖中人,信誉为重,商唐两家早有婚约,如今唐三娘未婚先孕,实是大为羞辱商家。

17、 这世界,有三纲五常的理学家,也有刀光剑影的江湖豪侠。

18、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19、 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20、 一块清凉石,一串佛珠,牵引她穿越三百年,穿越三从四德,穿越三纲五常。

21、 沈洛笙一直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一部正剧,追崇礼教,信仰三纲五常。

22、 儒家作为主流文化,其思想核心为提倡“仁爱”、“克己复礼”、“舍生取义”等,注重“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以及“八目”的个人修养。

23、 虽然她知道媚儿是舞姬出生,只是以前也见过媚儿,知道她不是那种随便的女子,也遵守着女子的三纲五常。

24、 若不是三皇五帝治世,仓颉造字,遂人用火,哪里有如今道化盛行,三纲五常。

25、 虽然还未被提升到整个社会必须要奉为圭臬的程度,但儒家学子自小学习论语,对三纲五常的理解可谓铭刻在骨。

26、 儒生李旭阳家道中落,当再次拥有重新开始的机会时,他放弃了以往所谓三纲五常,作出一个郑重无比的决定—当一个乱臣!

27、 、下海捞月,他也不会皱个眉头,只是他与杨文这对儿父与子之间的表现形式让人总觉得哭笑不得,不知谁爹谁儿子,按照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不懂人伦规矩、三纲五常。

28、 大灿的洗脑工作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正统思想就是孔夫子的三纲五常,皇帝是真龙天子,是神的的代言人,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做的。

29、 况我侍奉昏君多年,并无一男半女;东宫太子乃自己亲生之子,父子天性,也不过如此,三纲已绝,不久必有祸乱。

30、 可是三纲五常,长幼有序是我刘家治理天下的根本,你大哥虽不及你,但他亦无大错,我又有什么理由废长立幼。

31、 又修道者,应由人道修起,人道必需要修中华之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人道全,则天道近,圣贤可冀矣。

32、 既然如此,就从后宫开始,重振三纲五常。

33、 这是一个类似于华夏古代的世界,这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森严的时代。

34、 如今大明文贵武贱,而且尊师重道之风列属三纲五常,就算自己眼里惩罚这两个学生,一般来说也不会说什么。

35、 然三纲五常古今不易,所损所益,百世可知,则二代之礼又不以杞宋无徵而遂泯也。

36、 ???????“纲”是北宋官方走水路运送物资的术语,一纲就是十船物资,两纲就是二十船物资,三纲就是三十船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