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
拼音jīng tiān wěi dì
注音ㄐ一ㄥ ㄊ一ㄢ ㄨㄟˇ ㄉ一ˋ
繁体經天緯地
正音“纬”,不能读作“wéi”。
感情经天纬地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纬”,不能写作“违”、“讳”。
近义词经纬天下、治国安民
反义词无所作为、才疏学浅
英语an ability to rule the country
词语解释
经天纬地[ jīng tiān wěi dì ]
⒈ 以天为经,以地为纬。比喻人的才智极大。
例经天纬地之才。
英plan the world affairs;
引证解释
⒈ 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以“经天纬地”、“经纬天地”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引《国语·周语下》:“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
《荀子·解蔽》:“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理)矣。”
《周书·静帝纪》:“藉祖考之休,凭宰辅之力,经天纬地,四海晏如。”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拓土开疆,经天纬地。”
清 谭嗣同 《仁学》四四:“苟民智大开,方将经天纬地,酬酢万物之不暇,岂暇事此繁縟之衣冠?”
⒉ 形容政治才识卓越不凡。
引唐 郑亚 《<会昌一品集>序》:“惟公藴开物致君之才,居元弼上公之位,建靖难平戎之业,垂经天纬地之文,萃于厥躬,庆是全德。”
宋 王禹偁 《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经天纬地、通古达变者,其文不贵,则文学得其士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经天纬地之文,由勤学好问之文而入。”
国语辞典
经天纬地[ jīng tiān wěi dì ]
⒈ 经,直线。纬,横线。经天纬地指以天为经,以地为纬。语本后用来比喻治理国家,或规划经营宏远的事业。亦可形容经国济民的才能。也作「纬地经天」。
引《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周书·卷八·静帝纪》:「藉祖考之休,凭宰辅之力,经天纬地,四海晏如。」
《三国演义·第三六回》:「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经天纬地的单字解释
汉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意思解释 |
---|---|---|---|---|
纬 | wěi | 纟 | 7画 | 基本字义 纬(緯) wěi(ㄨㄟˇ) ⒈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纬线。纬纱。经纬。 ⒉ 地理学上指在地面上的与赤道平行的线:纬度。 ⒊ 东西的横路:纬陌。 ⒋ 行星的古称:纬星。 ⒌ 书名:古七纬(指中国汉代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书)。 ⒍ 编织:纬萧(用蒿草编成帘子)。 异体字 緯 汉英互译 abb、latitude、woof 造字法 形声:从纟、韦声 English woof; parallels of latitude |
天 | tiān | 大 | 4画 | 基本字义 天 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 |
经 | jīng | 纟 | 8画 | 基本字义 经(經) jīng(ㄐ一ㄥ) ⒈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的蚕丝;b.喻政治规划)。 ⒉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⒊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 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 |
地 | dì de | 土 | 6画 | 基本字义 地 dì(ㄉ一ˋ) ⒈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⒍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⒏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⒐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